关闭落后淘汰产能、实施企业搬迁和技改升级、加快绿色产业发展南充构建绿色生产体系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实现双赢
●本报记者 李奎
7月8日,记者在南充主城区看到,蓝天白云下,穿城而过的嘉陵江碧波荡漾,各类水鸟在江上“翩翩起舞”;沿江两岸,栋栋高楼矗立,生机盎然的绿化带向远方延伸,眼前美景宛若山水画。
市生态环境局一组数据显示,今年截止6月30日,南充主城区优良天数168天,优良天数率92.3%,同比上升7.82个百分点。
让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既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又是人民群众的美好期盼。南充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关闭落后淘汰产能、实施企业搬迁和技改升级、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等举措,加快建设嘉陵江流域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2019年8月17日上午10时18分,“轰隆”一声巨响,位于高坪区江东大道的顺城盐化老厂标志性建筑———61米高的锅炉烟囱轰然倒下。仅仅10秒,这座见证顺城盐化发展的锅炉烟囱,在完成它的使命后被成功拆除。
几代人薪火相传,奋斗60年,顺城盐化的发展一天天壮大,每年为国家创造税收5000余万元,成为当地重点食品工业企业和纳税大户,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被国家工信部确定为食盐定点生产企业。
不过,随着南充城市规模的扩大,顺城盐化成为“城中厂”,烟尘排放,放气鸣叫,响声刺耳,污染、噪声和废水让附近居民深受其扰,怨声载道,投诉不断,要求搬迁企业。
一边是重点食品工业企业、纳税大户、国家定点食盐生产企业,一边是生态环境保护、老百姓对宜居环境的需求,这道选择题如何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认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应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中轩说,在这个理念下,经过多次论证,四川南充顺城盐化有限责任公司环保节能搬迁技改项目实施,公司搬迁至距离主城区20公里外的高坪区走马镇,搬迁后的土地由政府收储,作为城市建设用地。
2018年11月,顺城盐化新厂开建;2019年6月,老厂停产;2019年9月,新厂投产。
老厂搬迁后,腾出来的90亩土地建成城中公园、高档居住小区。在新的公园和小区里,绿树成荫、亭台楼阁、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说起企业搬迁,顺城盐化总经理范晓波难掩喜悦。他举起三根手指说,企业搬迁后,迎来三大发展机遇:厂区规模扩大到180亩,增加一倍,年产能从搬迁前的20万吨提升到30万吨,产能提升50%;新厂建设时,引进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水、尘、气“三废处理”实现零排放;新厂建成后,食品生产企业的软硬件设施、条件全部达标。下一步,公司将开发新品种,以及饲料盐、果蔬洗涤盐等附属产品,企业盈利能力将增强。
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受顺城盐化搬迁的启发,2019年,南充又关闭了宏泰生化、飞龙化工两家淘汰产能化工厂。
三个化工厂搬迁和关闭,腾出城市绿地460余亩,该片区因此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昔日的“十里化工园区”变成“会展新城”“空港新城”“金融新城”,幢幢商住楼、写字楼拔地而起,公园镶嵌其中,公园里枝繁树茂、曲径通幽,假山、莲池、竹林、长廊、木榭错落有致,步移景移。
解决好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推进绿色发展,近年来,南充围绕建设嘉陵江中游绿色生态屏障,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场保卫战”,解决环境问题2500余个,补齐100余项生态短板,关停禁养区内畜禽养殖企业561家,环境违法行为全部被严肃处理。通过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嘉陵江流经南充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稳定在10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1%,九县(市、区)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完成四川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嘉陵江流域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良好生态本底正在形成。
新闻推荐
“太臭了,一进小区大门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这让小区居民如何生活?”近日,家住嘉陵区长城北路锦尚阳光小区的刘先生拨...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