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摄影师黄世辉 历时8年重走长征路

南充晚报 2020-05-23 08:31 大字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辉煌画卷和不朽丰碑,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 南充摄影师黄世辉为了感受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 重走红军长征路, 历时八年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也留下了一批珍贵的文字和影像资料,其精神令人感动。

军人出身:心怀重走长征路梦想

“70后”的黄世辉曾是一名军人,现供职于南充税务部门,同时, 他也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获评四川省“优秀摄影家”称号。

他告诉记者, 当兵的经历使他对红军长征的历史非常熟悉。 这段历史不仅点燃了他的激情, 也让他对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精神充满崇敬。因此, 在他心中一直有一个重走长征路的梦想。

2010年,黄世辉偶然看到一则一名外国摄影家走长征路的新闻。“作为一名摄影人,我觉得更应该传承长征精神。”他说。

于是,从2011年起,黄世辉便开始着手实施走长征路的计划。 他查阅了红军长征的路线后,于当年2月精心规划了行进路线,驾车从南充出发,开始了他的“长征”。并把“长征”字样的线路图贴在了车身上。

抵达当年红军长征的集结出发地后,黄世辉踏访瑞金、于都等地,去寻找一处处红军长征的遗址,追寻那一段段红军长征的传奇故事。

历时8年: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路

黄世辉告诉记者,从2011年开始到2019年11月,当年红军用两年完成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他整整走了8年。

“由于工作原因,我只能利用每年的各种假期去完成梦想,每年大约有四五十天在长征路上,每一次出发我都会选择专门走一处或几处长征节点, 下一次再从南充出发,去继续接下来的征途。” 黄世辉说。

8年时间,黄世辉走完了红军长征经过的江西、 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陕西等14个省,整个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期间, 他先后抵达红军长征途中著名战役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直罗镇战役、包座战役的遗址,同时也到过红军牺牲的墓地, 并向烈士们脱帽致敬。

特别让他感动的是, 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沿途还有群众保存着红军的物件;不少红军的后代,依然还在奋斗,提及当年红军长征的故事, 他们如数家珍,充满激情和敬仰。

“在‘长征’途中,有些地方不通汽车,我因此坐过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其中包括翻斗车、板车等。在江西,一个老乡用摩托车将我带到一个长征点, 帮我寻找长征故地,还为我做历史讲解,让我十分感动。”黄世辉动情地说。

一路记录:写下20多万字拍摄15万张照片

黄世辉告诉记者, 在走长征路的过程中, 他一边走一边用笔和相机记录途中的感人瞬间和红色遗址, 晚上再进行归类整理。8年时间, 他一共写下20多万字的长征路采访笔记,并拍摄了15万张照片。

“2019年11月,我回到南充, 一直在整理这些笔记和资料,准备用1年时间,将这些笔记和照片整理成册,出一本‘致敬长征’的摄影文集,记录我重走长征路的见闻感受, 表达对长征精神的敬仰。”黄世辉说,在这些笔记和照片中, 不仅记录了长征遗址, 红军长征路上的传奇感人故事, 还有长征途中老百姓和红军后人的讲述, 以及他个人作为一名未经历那段历史的后辈对红军长征的感悟和思考。

“对于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而言,长征似乎离我们很远,但长征却是中国革命史上的辉煌画卷和历史丰碑。”黄世辉认为,红军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的“长征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颂扬。

南充晚报记者 张驰

相关链接

红军长征

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 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红军从江西出发,开始了漫漫长征路。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 终于抵达陕北。1936年10月,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中, 红军长征转战十余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 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 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 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据《央广新闻》)

新闻推荐

为了还钱 竟盗刷女友信用卡

本报讯嘉陵区一名男子,将女友的信用卡和手机偷出,请其朋友修改信用卡密码后盗刷了近4万元。日前,高坪区人民法院分别以...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