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享宁静
□廖天元(南充)
大出版家张元济说:“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这句话琢磨起来有味道,至少传递出两个意思:一是天下好事很多,但读书排在第一。二是一个“还”字,说明张老是通过慎重比较后得出的结论。
曾阅读过陶行知老先生关于读书的文章,他劝诫年轻人“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孩子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班级举办读书会,要求家长发言,我根据陶老的说法,加上自己的经验,赶鸭子上架做了一回抛砖引玉,没曾想竟然得到校长的高度肯定。
读书究竟“好”在哪里?最近,硬核医生张文宏给出了一个答案:不读书,就是人家怎么欺负你,你就怎么欺负回去。但如果你书读多了,你会选择不再跟这些人有关系。
这个答案另辟蹊径。与传统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学而优则仕等正面回答迥然不同。但这个答案,恰恰触动了我的内心。我的体会是,好在养心,换句话说,读书会让内心宁静而淡定!
人一辈子,都在追求平安、健康和幸福。但是,我们在与自己、与人、与物的相处中,却充满了焦虑。我们迫不及待想看清自己的内心、寻找存在的意义、克服未知的恐惧……内心免不得波澜起伏。于是,读书成了我们寻找安宁的捷径。
婚姻让我们焦虑。爱里的自私与无私,婚姻契约的束缚与本能的自由渴望,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对立又统一的同时存在。我们错误地认为,婚姻是为了爱,其实不知道这仅是一个浪漫的描述。事实上,婚姻本质上是男女博弈后达成的契约。两个人始于颜值,忠于人品,安于陪伴——这是幸福婚姻的必经之途。
孩子让我们焦虑。天底下最艰辛的职业可能是父母,最简单的职业或许也是父母。但做一个称职的父母,却是一个艰难的命题。伊坂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我们很多时候答不上孩子出的“考题”。我们搞不懂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那么优秀,自家的孩子为什么那么平庸。读过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才明白,原来人一生的命运基本在童年注定,可怜的孩子用一生治愈童年,幸运的孩子用童年治愈一生。初为父母,我们哪里懂得《倾听孩子》,我们哪里知道《孩子是怎么学习的》,哪里会正确面对《孩子:挑战》?更多时候,我们用自以为是的逻辑拔苗助长,迫不及待用外力敲碎保护孩子的“外壳”,活生生让一只只“雄鹰”在童年折断翅膀。
我们也为自己焦虑。很多人不知道命运是自我实现的预言,人生的轨迹靠着内心的推动,而误以为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我们选择性忽略掌控的欲望,有意无意忘记“被看见”的需求——事实上,它们正穿着“名和利”的外衣搅动得人坐立不安。我们渴望拥有财富,却不知道取得的最好路径是“为他人创造价值,任何人不为别人创造价值就不可能获得收入”。(张维迎《市场与政府》)。当我明白“关系就是一切,一切互为镜像”(武志红)的时候,时光已经染白我的双鬓。
通过读书,我们的心灵与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对话,他人的智慧化作我们的经验,迷茫的世界变成可控的已知,我们有机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抽丝剥茧,从而穿越迷雾、看清事实、悟透人生。事实没有改变,内心却因视野的开阔,认识的提升而渐渐安宁。
疫情期间,我读到美国作家威廉·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他说,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国家的形态以及文化的样貌。因为战争,让瘟疫发生转移。因为瘟疫,人们不得不迁徙。又因为未知,不得不创造解释……这样的说法让我大开眼界。
更巧合的是,他这样的结论与美国历史学家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中论述的不谋而合。戴蒙德说,欧亚大陆有了枪炮、病菌与钢铁,在与其他大陆的对决中占尽优势。这种先天的环境论,开创了以“气候、环境、物产、科技”等视角研究人类历史的新模式。虽然感觉有些偏颇,但依然让人眼前一亮。蓦然明白,自然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任何时候都起作用。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不相信这个“学”指现代意义上的学习和读书。相反,现在读书真“苦”。但不可否认,读书是件“好事”。独乐乐何如人乐乐,少乐乐又何如众乐乐。读书氛围浓了,是不是我们也就不再是“乌合之众”了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钟林)为助力脱贫攻坚和稳就业,高坪区开发临时公益性岗位,缓解因疫情无法返岗的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过渡性就业...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