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渡古镇拍摄散记
□ 邹保安(南充)
嘉陵江源远流长, 千百年来是川东北人民赖以生存繁衍的“母亲河”。沿江两岸,星罗棋布着无数城镇乡场,或依水而居,或近水相望。这次我们去采风的嘉陵区李渡镇,就是依水而聚的一座古镇。
李渡的历史无人考证, 民间传说有个李姓家族曾落脚于此,渐渐枝繁叶茂,便在江边兴义渡,人们称“李渡”。再后来聚而成镇,这就成了小镇的名字。老镇经历几个世纪的风雨, 沧海桑田, 走到了2020年的春天。 早些日子就与影友“乐歌”约好,择日去李渡采风,记录下古镇在这个春天的点滴影像, 留下些许历史的见证。
这天一早,我们轻车简行,沿石化大道一路直下, 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李渡镇。四川盆地气候温暖湿润,但也时常云遮雾障,连日不开,这对摄影爱好者来说有些无奈,所以影友们流传一个说法,要是遇到晴天,可以登高去拍日出和晚霞;要是遇到细雨或阴天, 最好是往乡场古镇去寻找意境。去李渡那天,天气不错,薄云轻雾,正是拍摄古镇的好时机。我们直接来到李渡水码头,这里是“李渡”镇名来源处,是古镇的地标。来到码头见人不多,渡口的管理员告诉我们,自集市重开以来, 赶场天七点左右人最多, 最热闹,今天第一波赶场的高峰已过去了。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看来我们还来晚了些啊! 嘉陵江把李渡东岸与集市隔开了,当地百姓来往要靠摆渡,十分不便,也成为古镇发展的一个瓶颈。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看到在上游不足千米外,一座跨江大桥即将合龙, 估计年内就可以通车,那时“渡口”的历史就会结束了。说话间又有几批摄友来到渡口。看得出,专注纪实人文拍摄的摄影人都懂得抢时机,都希望在大桥贯通前拍些即将消失的百姓生活,把几百年来的根留住。大家稍事寒暄,就各自寻“热点”去了。
述说好当代嘉陵江的故事, 是我们很多南充摄影人的初衷。 嘉陵江文化的突出要素就是依水而居的老百姓。 渡口和码头自然而然是这个文化的重要展现点。如今,往来李渡码头的客船虽装了现代动力,但渡口船家依旧是传统的做派:搭撤跳板,蒿竿点岸。将防疫期间船家的这些劳作瞬间定格下来,正是纪实摄影记录的重点。“百年难逢同船渡”,过往大江两岸渡客们衣着与形态编织着他们和家乡今天的生活状况。穿着打扮随时代已千姿百态,但镜头中的母子情怀、人间挚爱和疫情期间表现出来的淡定乐观,依然体现着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体现着巴蜀文化的光彩。
新闻推荐
每年4月15日至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动”。记者昨(14)日采访了解到,市内多家医院...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