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嘉陵区:锻造振兴实体经济新引擎

四川经济日报 2019-07-30 06:01 大字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张小星 易陟 李国富

7月2日,2019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开幕式。论坛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发展备受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7月3日,吉利商用车集团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专访,向世界介绍以吉利商用车为代表的车企在甲醇动力和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新动力方面的探索和成果。

“吉利商用车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好的新能源商用车品牌,是成为符合吉利集团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员。”吉利商用车集团品牌公关部部长高坡告诉记者。

南充市嘉陵区,借势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浪潮,吉利南充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于今年4月26日下线并销售全球首款M100甲醇重卡,南充因此成为吉利全球5大制造基地中唯一制造和销售甲醇重卡的基地。

这仅仅是南充市嘉陵区发展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9年,嘉陵区厚积薄发强产业,凝心聚力发展实体经济,不断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在吉利一期现代化智能车间内,全球首款M100甲醇重卡陆续下线并整装待发投放市场;同一时间,另一汽车汽配产业巨头银翔一期项目有序推进。以吉利与银翔为龙头的汽车汽配产业正加速跑向千亿产业集群;

燕京啤酒、凸酒酒业通过技改升级、创新发展,成为嘉陵区打造食品饮料百亿产业集群的标杆,嘉陵区的食品饮料产业正焕发勃勃生机;

依格尔、尚非、顺成、银海、长荣“五朵金花”不仅在传统丝绸产业上取得了新突破,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等的建设,亦成为工业+旅游+文化完美融合的典范。

……

2019年1-6月,嘉陵区规上工业企业9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38.39亿元,同比增长12.62%。

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为嘉陵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1—6月,嘉陵区实现GDP78.4亿元,增速达8.6%。

“嘉陵要坚持‘实体经济主战场’不动摇。必须坚定不移走产业兴区、工业强区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做实业、强实体。”南充市委书记宋朝华为嘉陵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要做大做强工业。嘉陵的优势、希望和潜力都在工业,必须大抓工业、抓大工业,使工业早日成为嘉陵追赶超越的主引擎。”南充市委常委、嘉陵区委书记廖伦志说。

龙头牵引

“千亿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2018年,吉利一期初见成效,吉利二期、银翔汽车加快建设,西南交大汽车产业研究院等项目签约入驻,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今年3月27日召开的嘉陵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嘉陵区汽车汽配产业发展成果。

近日,记者走进嘉陵区汽车汽配产业园,在吉利二期项目施工现场和银翔集团比速汽车南充制造基地看到,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机器作业的声音、运土机轰隆隆的声音此起彼伏,施工现场如火如荼。

据了解,吉利二期项目计划投资68亿元,建设周期24个月,将建设成为年产50万台新能源商用车动力总成和1万台新能源客车的生产基地。银翔汽车建设计划投资120亿元,建设整车制造、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及新能源技术研发中心,项目全面达产后,将形成年产5万辆新能源乘用汽车、15万辆燃油乘用车、10万辆轻卡、10万台发动机的能力,预计实现年产值400亿元。两大龙头企业的强势推进,将为嘉陵区培育千亿汽车汽配产业集群提供有力的支撑。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2019年已经过半。随着汽车汽配产业的强势崛起,嘉陵区推动汽车汽配产业集群蝶变的步伐更加坚定和迅速:“支持吉利一期提升质效,加速领跑;加快吉利二期、银翔汽车建设,确保年内下线投产;着力延伸产业链条,督促集威汽配、永平汽车等项目开工建设,力争招引整车生产企业1户、汽配企业10户,汽车汽配产业产值突破105亿元。”

“目前,我们已经有了吉利新能源汽车、比速汽车,未来还要力争再招引培育一批高端装备和电子信息制造企业,抢占发展先机。”廖伦志说。

据了解,下一步,嘉陵区将集中力量做大做强“1+3”产业,即培育壮大汽车汽配千亿级产业集群和食品饮料、丝纺服装、新型建筑建材“3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力争今年产值分别达105亿元、70亿元、110亿元、100亿元。

转型升级

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还未走进四川凸酒酒业有限公司,一股醇厚的酒香扑鼻而来;一辆辆罐装大货车正满载着原浆白酒准备送往大型酒企。“这是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无糠小曲清香型原浆白酒,现在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四川凸酒酒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明恒一边领着记者参观生产车间,一边说道,“仅在今年的1-6月,公司就实现了入库税金8436万元。”

在张明恒看来,取得如此的成果,源于技术的有力支撑。张明恒告诉记者,公司在西华师范大学科研技术协助下成立了食品(酒类)技术研发中心,历经8年攻坚,成功研制出无糠小曲清香型系列白酒。“除掉了糠醛味,酒质更加纯正。”张明恒告诉记者,无糠小曲清香型系列白酒具有“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协调、余味爽净、好喝不上头”等显著特点,深受市场青睐。

作为传统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推动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法宝”。无独有偶,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也高度重视技术改革,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其中,“缫丝后脚渣分离精炼技术”和“黄斑茧一次精炼工艺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据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国君介绍,公司自主研发了绢纺系列、蚕丝被系列、丝绸制品系列等三大类共计50多个品种规格系列产品,年生产精干绵2000吨,蚕丝被30万床。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形成具有一定规模、成长性好的蚕桑产业高新技术,银海丝绸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通过对蚕丝绵精炼技术、蚕丝被生产工艺、桑树栽植及桑园管护、高效集约化养蚕技术研究等领域进行攻关,全面提高丝绸相关行业的技术水平。

提升技术,不仅需要企业自身主动作为,也离不开嘉陵区的大力扶持。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5月,嘉陵区的技改投资达到2.4亿元,同比增长28.2%。

“我们希望通过资金支持企业技改,帮助企业提档升级、提质升级,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嘉陵区经济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张启平告诉记者,嘉陵区还将加大对技改项目的扶持,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提高企业在嘉陵区兴业投资的积极性。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成为嘉陵区上下发展实体经济的普遍共识。

“嘉陵区将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努力走出一条高效、低耗、集约的发展新道路。”廖伦志表示。

创新驱动

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

2018年,嘉陵区成功创建“中国桑茶之乡”,如何擦亮这块金字招牌?

6月伊始,记者一行驱车40分钟来到南充市嘉陵区双桂镇的尚好茶桑基地。漫山桑树凝碧流翠,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而在基地的小蚕共育室,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埋头辛勤吃桑叶的蚕宝宝,另一边则是一个个金色的蚕茧。 “除了桑茶,公司在进行桑资源的多元开发,比如创新研发出彩色的蚕茧,用这种蚕茧织绸可以不用再进行染色。”基地负责人刘辉告诉记者。

近年来,嘉陵区依托四川尚好茶业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搭建桑蚕丝绸高附加值开发公共技术研究平台,创新推出桑果类、桑叶类、茧丝蛋白类系列高档食品、饮料、保健品。目前,尚好茶业已经开发春桑茶、霜桑茶、桑茶粉、药桑、复合型桑茶五大类产品并规模化生产,研发的桑叶面条、桑茶粉小饼干、蛋糕等休闲桑食品也已投放市场。

创新,一直被尚好茶业视为谋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创新同样也是四川燕京啤酒有限公司制胜不可或缺的“法宝”。

为了适应消费者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和市场需求,四川燕京用创新“圈粉”,先后推出了9.5°P燕京鲜啤、8°P燕京纯生、8°P燕京厚道、8°P燕京清爽、9.5°P燕京鲜麦、8°P燕京菊花等60多个燕京品牌系列啤酒品种,其中以9.5°P燕京鲜啤、8°燕京纯生为代表的系列产品在南充市县区达到85%以上的市场占有率。

“今年,针对不同口味的消费群体,我们将推出11度的全麦白啤。”公司董事长向文告诉记者,公司即将推出的“11°P全麦白啤酒”将使用优质澳洲麦芽、优质小麦芽以及优质进口香型啤酒花为原料,并采用全新的啤酒酿造工艺进行生产。

向创新要活力。实际上,为了鼓励民营企业创新,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做优,嘉陵区积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包括全面规范涉企收费,严格兑现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拓宽融资渠道,着力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同时。建立起完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机制,全面加强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

此外,嘉陵区还提出,将加快推进创业小镇二期建设,持续壮大“双创”主体,继续办好创新创业活动,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形成创新创业的“燎原之势”。

外引内联

打造一流“双创”平台

在嘉陵区,有一座占地6.5万平方米的创业小镇——南充创业小镇,这里已经入驻企业62家,孵化科技型创新企业25家,实现3D打印、纤维、塑纤维等科技成果转化30余项,产值突破亿元。

作为首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南充创业小镇于2016年4月7日开园。开园之初,便提出5年规划,即在5年内,与10所高校实现战略合作,完成50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年产值100亿元,5家以上企业上市,成为全省一流“双创”平台。

为引导创新创业人才和项目向创业小镇快速聚集,嘉陵区相继出炉《南充创业小镇管理办法(试行)》《南充市嘉陵区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实施办法》和《嘉陵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支持政策》等一系列政策,综合运用政策、资金、服务等多种手段,为创新创业提供多方面帮助。针对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嘉陵区还与中国建设银行南充分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推出“助保贷”业务,在资金上给予扶持。

“创业小镇不仅是大众创新创业的平台,更是科创项目落地转化的加速器。”嘉陵区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副局长陈楠锋介绍说,“我们已经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十几所高校达成校地合作关系,将这些知名高校的科创项目落在创业小镇进行孵化。”

随着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三维技术研究院、清软海芯、小飞侠、腾客科技、德宇制造、索尔恩等高新企业签约落户,嘉陵区正在逐步实现把南充创业小镇打造成全省一流的“双创”平台的目标。

今年4月份,嘉陵区还组团前往哈工大、北师大、北京百造、北大科技、成都麦帮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知名高校和科技型企业开展招商工作。据统计,截至今年1-6月,嘉陵区新签约项目1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个,包含5-10亿元以上项目4个,10亿元以上1个。

文旅融合

打造工业旅游新模式

早上十点,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的门外已经停放了七八辆旅游大巴车,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这座占地3000余平方米的博物馆,由四川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投资打造,是游客了解丝绸工艺发展史、了解中国绸都——南充的丝绸历史和蜀锦文化的科普基地。

在这里,陈列着我国从古到今的脚踏缫丝机、缂丝机、云锦提织机等纺织机具。依格尔公司副总经理屈燕告诉记者,博物馆内设置有丝绸之路群雕、古代丝绸服饰、古代丝绸印染、近代丝绸生产、现代丝绸产品等展区,展品达3000余件,自2015年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约100万人次。

依格尔发展工业旅游,是嘉陵区工业企业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

在银海丝绸修建的“中国蚕丝被之乡文化馆”, 何国君带着记者参观了银海丝绸从栽桑养蚕到蚕丝被生产加工全过程,让记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到行业和产品以及丝绸文化。

尚非服饰打造的“民族服饰博物馆”,展现了我国服饰悠久的发展历史,馆内各色古代服饰、民族服饰精美至极,让记者叹为观止。

在顺成纺织建立的“蜀绘文化博物馆”,四川顺成纺织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宏伟带记者走进了蜀绘的传奇世界:蜀绘丝绸工艺借鉴传统帛画工艺,通过图、色、烘、蒸、漂等16道工序制作而成,被誉为“四川丝绸一绝”。馆内的“三国人物”“梅兰竹菊”“花鸟动物”等琳琅满目的展品,更是展现了蜀绘的工艺讲究。

……

实际上,从2018年开始,嘉陵区的工业旅游就迎来黄金期。据统计,2018年以来,嘉陵区的工业旅游共接待游客60万人次,创旅游收入7000万元。下一步,嘉陵区将完善工业旅游线路,进一步方便游客参观。

千帆竞发、勇进者胜。作为全市实体经济主战场的嘉陵区,如何把握发展大势,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为南充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贡献嘉陵力量?

肩负使命、勇担时代重任的嘉陵区给出了答案: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实体经济、新城新区、创新创业“三大主战场”,全面推进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战略部署,大力实施南充市委“155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嘉陵区委“3+10+N”战略谋划,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高于全省、高于全市,力争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83.3亿元、同比增长8.9%。

为此,嘉陵区“三大行动”完美勾画出了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跨越路径——

大力实施“产业年”行动。加快构建以汽车汽配千亿级产业集群为龙头,食品饮料、丝纺服装、新型建筑建材“3大百亿级产业集群”梯次发展的“1+3”产业格局,力争产值分别达到105亿元、70亿元、110亿元、100亿元。深度挖掘“中国桑茶之乡”“世界长寿乡”等文化品牌内涵,大力培育一批凸显地域文化、符合现代消费潮流的新兴商业业态。大力实施“项目年”行动。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79个,总投资856.5亿元,力争年内完成投资222.1亿元。大力实施“开放年”行动。力争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2个以上、到位资金85亿元以上。

新闻推荐

九旬老人登记捐献遗体

7月22日,顺庆区舞凤街道燕窝儿社区居民郑光禄老人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证表》...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