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国学“奇”谈之中
□ 苟明奇(南充)
“中庸”的词义很有争议。最大众化的理解是不偏不倚、 不前不后、 不高不低、不左不右———对不对?不算错,但不准确,很片面,太肤浅。
其实《中庸》开篇即对“中庸”之“中”做出了明确的定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问题是作者并没有接着解释“庸”,而去解释“和”:“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下麻烦了,大家竟似不敢相信这个“中”就是“中庸”之“中”了,都跑去另起炉灶,搞出了各种稀奇古怪的解说。
让我们看看“中”与“和”是什么关系。“喜怒哀乐之未发”是一种心理状态,也就是没有任何情绪倾向的状态。 用现在的话说, 喜怒哀乐是中的负面清单。“发而皆中节”既是一种心理状态,又是一种克制情绪的行为。在讨论“德”字时我们已知,心性决定形象和行为。那么,在中或和的心理状态下, 人不会情绪失控、行为失控。但是,人都有七情六欲,要做到喜怒哀乐始终不发, 那是绝不可能的,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做到和,就是在情绪发生时加以克制,以免感情用事、行为失控。因此,中与和是同一个序列下两个不同的层次和环节,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庸”之“中”的基本内涵。
《中庸》对中的定义源于“中”字的本义。甲骨文的“中”是个指事字,一条竖线,正中处标一个小圆圈,指中心这个位置。如果我们以喜怒为横轴, 哀乐为纵轴, 那么“中”就是这个坐标系的原点,“和”就相当于原点附近区域———这是安全区域, 因为不管是极度的喜还是极度的怒, 不管是极度的哀还是极度的乐,都会令人发疯。
所以,中的实质是理性。儒家强调中,依据于其诚的世界观。《中庸》认为,宇宙万物是真实的(“诚者,天之道也”),体现为,无需克制也保持理性,无意识地形成,不紧不慢、不偏不倚(“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而且天地万物都是这样理性地形成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说明,物理世界是客观理性的。接下来,人类应当树立真实的世界观(“诚之者,人之道也”),而真实的世界观是建立在对物理世界的理性认识上。 圣人做到了这一点,是因为他们学习、观察、研究,凭借理性的方法获得了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从而能够尊重客观存在,遵从自然规律,而不会想当然地否定或怀疑万事万物的客观真实性。这就是说,从天道之诚到人道诚之的过程,伴随着人对事物的认知过程,而在认知的过程中, 也必须坚持中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范式,排除任何情绪干扰。
举个例子,是笔者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大学第一学期做的第一个物理实验, 是测量重力加速度。我和班长一组,他比我年长四五岁。在相同的实验数据下,我俩计算出的结果不一致。出于对班长的敬佩和信赖,我把自己实验报告里最后一个等号后的数据涂掉,换成了班长的数据(其实我是算对了的)。这下惨了,老师暴怒,严厉地斥责我缺乏正确的实验态度,“不配学物理”。要不是我认错快、检讨深刻,那学期实验课肯定挂科。我得到的教训是,在实验中掺杂了主观上的好恶,没有做到中,使我既丢失了正确的实验结果, 也丢失了更为重要的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
需要说明的是,前面引述的《中庸》原文经过了重新断句。 原来的断句是这样的:“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我们调换了一下“圣人也”前后的逗号和句号,是因为“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这句话的主语是“诚者”,如果不把“圣人”划到下句去,就会构成“诚者,圣人也” 的意思———诚明明是天之道,怎么就稀里糊涂地变成了圣人?这是明显的逻辑混乱, 不改正的话将会继续误导大众,继续制造混乱。
新闻推荐
本报讯(吴雍)日前,市民张先生在1227购物广场购物出来后,发现自己停在红光路的车被贴了罚单。“其实地下停车场是有空位的,当时...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