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回乡创业 开辟养鸡致富路

南充晚报 2018-09-19 01:50 大字

郭利平,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又得到了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2017年,小伙子毅然辞职,回到老家养起了跑山鸡。昨(18)日,记者来到顺庆区灯台乡殷家庙村,郭利平的养殖场就在他家屋后的大山上,四周拉起了钢丝网、 尼龙网,上千只跑山鸡在树林中觅食,发出一阵阵“咯咯咯”的叫声。

辞去工作 大学生回乡创业

2011年,大学毕业后的郭利平,在沿海的一家电子厂找到了第一份工作。“虽然在公司上班有一份比较可观的收入,但两点一线的生活实在让人厌倦。”郭利平告诉记者,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心里一直有深深的乡土情怀,很想回到家乡勤奋创业,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近两年,国家扶贫政策鼓励贫困户发展养殖业,他一直在关注这方面的信息,并于2017年底毅然辞职,回到了家乡。

郭利平说:“当我把创业的想法告诉父母后,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尤其是母亲。最后,在我的一再坚持下,家中反对的声音才渐渐散去。”郭利平表示,虽然父母、亲朋不反对了,但他心中却并没有底,该做什么?怎么做?一切都还需从长计议。那段时间, 他最关注的就是农业信息,电视上看、手机上找、赴外地考察……几经周折, 他决定养跑山鸡。“近两年鸡的价格一直处于高位, 但市场上卖的鸡大多都是精饲料圈养,这样的鸡4个月就可出栏, 品质不能满足城市人对绿色生态食品的需求, 我就想养跑山鸡, 让鸡在青山密林中生长。”郭利平坚定了养殖跑山鸡的想法。

养殖风险大 帮扶干部帮大忙

在积累了一定的养殖知识和技能后,郭利平用打工的积蓄买回1200只鸡苗,开起了养殖场。然而,养殖场开起了,但技术还是一个大问题。今年7月,郭利平养殖的鸡群中出现一种血便病,他对此手足无措。“多亏农牧业局段老师, 不是他及时给我支招,恐怕上千只鸡就要‘全军覆没\’了。” 郭利平说, 在一次培训会上,他结识了顺庆区农牧业局扶贫专家服务团的专家段含海。此后,段含海多次上门指导,并给他介绍了一些鸡群常见疾病知识,传授了医治处置中的技术要领。每到一个阶段,段含海都要提醒郭利平做好防疫工作。“今年10月, 这批鸡就将出栏了,预计收入3万元左右。”郭利平看着自己第一次创业马上就要出成果了,心情难掩激动。他告诉记者,乡党委、政府和村委以及帮扶单位都给他提供了准确的政策和市场信息,还承诺帮他销售第一批鸡。

不忘初衷 他要带动村民致富

“发展养殖业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郭利平告诉记者,鸡的粪便完全可再利用。他指着山下的撂荒地介绍, 这些闲置土地适合栽种果蔬。 跑山鸡在林下活动, 吃的是林下野草、菜叶、虫子,鸡粪给果蔬增添了肥料, 种养结合的方式确保养殖场没有粪便污染, 并保证了鸡肉和果蔬的质量。“将来, 我要把自己种的无公害、纯天然的蔬菜和水果送进超市,并把农场打造成集旅游、休闲、采摘、餐饮于一体的现代化家庭农场。” 说起未来的创业规划,郭利平充满了期待。“鸡全部都是放养,喂的食料是玉米、大豆、稻谷等,每天需要200多斤粮食喂养。” 郭利平说, 大多数粮食都是按照市场价从附近村民家买来的,这样就可以让村民增收。随着农场的扩大, 常年还需要工人帮忙打理,到时也能解决当地村民就业难的问题。

“明年预计出栏1万只。”郭利平说, 一家富裕了不算富,要让全村人富起来才算真的富。接下来,郭利平将带领全村有条件的村民发展种养殖业,实现他的初衷。

刘洪和 南充晚报记者 祝真珍

新闻推荐

一言不合就打人 男子赔钱又获刑

本报讯两个骑电瓶车的男子一言不合发生纠纷和抓扯,其中一人用车上的U型锁将对方砸伤。昨(18)日,记者从顺庆区人民法院获...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