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奖补 助力脱贫攻坚
■ 嘉陵记者站 杜成澄
嘉陵区在脱贫攻坚中,为教育引导广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破除旧观念,摒弃“等靠要”思想,激发内生动力,陆续出台了3个文件, 积极探索“三项奖补”机制,调动群众积极性,变“输血”为“造血”,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该奖补机制自2016年在大观乡蒋氏祠村试点以来, 效果显著,2017年在全区推广,并将持续到2020年, 加快了嘉陵区脱贫奔康的步伐。
方式一 就业增收有奖补
嘉陵区积极实施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 提高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职业转换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从而达到增收的目的。 同时推出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奖补举措,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确保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一立镇围塘坝村一组贫困户王琼华在村里“嘉立种养殖合作社”务工,去年收入超过2万元,领到了政府补助的资金800多元。“我做梦都没想到, 政府不仅对我们进行免费的技能培训, 还给我们发放一笔务工奖补钱,现在我在产业园里打工,家门口就把钱挣到了, 还省了在城里打工的房租等日常开销。”4月9日, 谈到自己领到的就业增收奖补资金,王琼华高兴得合不拢嘴。
“2017年以来,嘉陵区开展了扶贫招聘专场会2场,劳动力专业培训120余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00余期, 实现劳动力就业1.8万人以上, 有效增加贫困群众劳务收入。吉利集团新能源汽车南充基地、永越服饰、兆顺鞋业等用工企业提供的1000余个贫困户务工岗位被一抢而空, 实现了贫困户稳定就业。”嘉陵区扶贫和移民局相关负责人说。
方式二 发展种养业有奖补
大观乡蒋氏祠村贫困村民王春蓉,去年养了12头小猪, 出栏了7头肥猪, 收入21000多元,获得奖补资金2000元。“自己养猪挣钱,国家还给我补助,是以前想都没想到的, 我还要扩大养殖规模, 挣更多的钱,早日走上致富路。”王春蓉说。
“现在搞种养政府也给我们奖励,去年我种菜收入10000多元,领到了1000元的奖补资金。”4月9日,金凤镇牛王庙村贫困村民唐绍勇望着地里长势喜人的蔬菜说,“我利用自己的土地栽种蔬菜,确保一年四季都有时令蔬菜上市。 在政府奖补的激励下,我准备扩大种植规模,争取来年收入翻倍。”
2017年, 嘉陵区发放种养业奖补资金2208.6万元, 激励了贫困户种植和养殖积极性,房前屋后瓜果遍地,庭院鸡鸭成群,构建起“漫山遍野大产业、 房前屋后小经济” 产业发展新格局, 有效推进了短期致富。2017年,全区新增柑橘、核桃等果蔬种植15000亩,小家禽160万余只(羽),家畜9500余头,实现户均增收800元。
方式三 孝老爱亲有奖补
“孩子给我拿养老钱,政府还要给我补助。发放孝老爱亲奖补金,不仅在经济上给了我们帮助, 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个好的家庭氛围。”4月9日, 领到300元孝老爱亲奖补金,龙蟠镇毛家沟村70多岁的贫困户何文贵笑得合不拢嘴。何文贵有两个女儿,现在都外嫁他乡,在“三项奖补”的激励下,两个女儿每月按时给老人500元养老钱,解决了老人后顾之忧。
“自从孝老爱亲奖补政策实施以来,现在村风淳朴,家家户户都尊老爱幼,积极赡养老人。”龙蟠镇毛家沟村党支部书记付之荣说。
据悉,嘉陵区通过孝老爱亲奖补,弘扬了传统美德,健全了村规民约,培育了新风正气,形成了积极赡养老人的氛围,有效解决了空巢老人的留守难题。2017年,全区新增“五星农户”3000余户, 涌现了最美孝星、嘉陵好人400余人,成功创建省级“四好村”52个,区级“四好村”80个。
新闻推荐
2017年9月5日星期二到积善乡青家坡村任第一书记已整整1周时间,村里的情况我基本熟悉了。青家坡村距积善乡场不算远,但由于人均耕地少,村里大部分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留守在家的老人守着房前...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