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两年帮扶 我把自己当成地道红光人讲述人:高坪区水务局干部、溪头乡红光村第一书记陈国界

南充日报 2017-09-26 08:03 大字

2015年7月,我到高坪区溪头乡红光村担任第一书记。两年的扶贫工作,让我从 “城里人” 变成了“村里人”。我的口头禅也从 “我们水务局” 变成了“我们红光村”。如今,我已把自己当成了地道的红光村人。

“把群众的不便降至最低”

红光村是个典型的“旱山村”,有12个组。刚到村里我发现,村里的断头路很多,村民出行非常不便。村上也无任何水利设施,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只能“靠天”。因为贫穷,全村1682人中,外出务工的就有800多人。

红光村基础条件很差。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用了3周时间,对村里的贫困户、五保户、贫困党员、致富能手等进行了全覆盖走访,了解了村里的民风民俗以及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经过大量走访,我理清了该村的发展思路:首要任务就是要改善基础条件,解决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最基本的生产生活问题,把群众的不便降至最低。

为此,我多次请求上级有关部门给予支持。很快,一大批项目陆续在红光村动工:投资160万元,改造塘堰、田地,共修建山平塘10座、蓄水池23口、人饮工程5处。如今,全村的生产生活用水基本得到了保障。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和“五改三建”,全村59户贫困户住房有了保障。连通并硬化断头路,方便了村民出行。

“千方百计让村民富起来”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思想普遍落后,致富路子在哪里?我和村“两委”反复思考。红光村紧靠嘉陵江,是全区百公里柑橘长廊的重要节点。2016年底,区委提出了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的目标。我们找到了红光村产业发展的突破口,那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把传统的柑橘产业做大做强。这一思路提出后,村民们十分赞同。

说干就干,我和村“两委”规划了该村2016年—2022年的产业发展规划。借助区委、区政府实施“一线一带”旅游推动战略(打造沿石圭到火星“一线”的万亩柑橘基地和沿嘉陵江“一带”的旅游基地)的大好时机,发展以柑橘、生态养殖为主的多种经济。如今,全村柑橘种植面积达到2200亩,观景台、农家乐、钓鱼池等旅游设施建设也不断推进,全村59户贫困户目前已脱贫18户,今年将有17户脱贫,剩余24户将在2018年全部脱贫。

“满足群众需求是我的职责”

两年来,我吃住在村委,俨然把自己当成了红光村人。闲暇时,我总爱到村里转转,和村民拉拉家常、聊聊天,鼓励他们要不等不靠不要,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2015年10月,在走访过程中我了解到,贫困户滕彩泽家的孩子在高坪中学读书。每月300元的生活费让这个贫困家庭无法承受。我和村干部商量后,给孩子解决了1400元生活费。几个月后,滕彩泽找到我,眼含泪花地说:孩子不读书了,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了。“不行,书必须读,生活费我来想办法。”我斩钉截铁地打断了她的话。随后,我向局领导汇报了这件事情,并得到支持。在区水务局党委的组织安排下,全局干部职工为滕彩泽的女儿捐款7700元。现在,我每月定期给孩子存500元生活费到卡里,直到她完成学业。

红光村的困难群众很多,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困难:村民陈秀珍用不来电饭煲,我就亲自教她;贫困户滕淑玉家的房屋破烂,村里帮助她家实施了“五改三建”,我还经常到她家帮助整理家务、收拾庭院;22岁的村民邓娇娇患上了白血病,我积极争取乡党委、政府和区水务局的支持,在村里举行大型募捐活动,并通过网站向社会求助……

这些事情,虽是点滴小事,但村民们却感激不已。

本来,按照政策,今年7月,我就可以不再担任第一书记。对红光村、对村民的感情,让我选择了留任。我告诉自己,我就是红光村人,为村里的群众多做点事,是我的责任。

(周汉兵 祝安勇 陈星颖 整理)

新闻推荐

管道泄漏燃爆? 多部门联合展开应急演练

本报讯(记者李奎实习生郑昌昊)9月22日上午,在嘉陵区红木文化产业园,南充市油气长输管道泄漏燃爆事故应急演练举行,演练开始后,先是传来“哧”的一声,紧接着火花冲天。出现“险情”后,市政府、嘉陵区...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