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上留我在南充办报
□余继滨
《南充日报》创刊65周年了。当年参加创刊的老同志,如今所剩无几,我是主办人之一,今年也已经89岁了。为保持本报光荣传统,我回忆创刊的一些情况,告诉读者和后来的报社同志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胡耀邦任川北区党委第一书记和行署主任,从成都带了一批青年骨干,办起来了《川北日报》。从报道内容,到印刷质量,胡耀邦同志都亲自过问悉心指导。
1952年,川北行署区撤销,与川南行署区、川东行署区、川西行署区合并为四川省时,《川北日报》已发展到三报两刊。川北行署区撤销了,《川北日报》也面临停刊。有民主人士建议,应给南充地区留下一份报纸,胡耀邦同志非常支持。
我学生时代办过报纸,到《川北日报》工作后,主持过编辑科工作,协助过副社长袁毓明审稿,后来又办过《农民报》,连年被评为先进模范,川北日报社负责同志决定,把我留在南充办报。
记得刚编完最后一期《农民报》,袁毓明就叫我们编《南充报》的创刊号。他拿来了时任南充地委书记王俊明、专员刘石安的文章和地委创办《南充报》的决定,我们便开始了《南充报》的创刊号编辑工作。
创刊《南充报》,没有举行任何仪式,采编队伍全是当时《川北日报》的同志们。
南充地区当时有一份小报叫《抗美援朝小报》,1952年初,南充地区把《抗美援朝小报》改成了《南充专区报》。编辑该报的有7个人。没有独立的编辑部、印刷厂,没有办报所需的图书、电台等设备。财务、行政部门是附属在南充地区内的。
《南充报》创刊后,从《南充专区报》调来了6位同志充实力量,和我们合并办公,他们空着手来,连纸和笔都没带。后来,南充地区又从他们中调走了3人。所以,《南充报》并不是在《南充专区报》的基础上创刊的。《南充报》实际是川北行署区的《川北日报》,留下来的一套完整的采编班子。
从领导力量看,我原是省《农民报》的县级负责人,经理曹余其是原省报县级印刷厂负责人、工务科科长,我们都是省报的党支部委员,省报留下在南充办报的有完整的党支部,有十几名共产党员,编辑部两个、工厂各车间都有党员领导。
省报留给《南充报》编辑部22个人,编辑、记者、通联、图书资料、电讯、收音、食堂、杂务、办公设备,都是配备齐全了的。留下的经理部、工厂共有120多名同志,各个管理部门的人员设备,流动资金都是配齐了的。工厂中的各个岗位的工人、厂房和车间的机器设备,也都是配备齐全了的。
通知我留下时,我对袁毓明说:“我只会办报,不会管理工作。”袁毓明说:“我们会给你安排好的,你不用操心。”确实《南充报》创刊后,报社各个部门一直正常运转,没让我操过心。
办报初期,有问题我就找地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张平解决。地委给报社解决了很多问题。如,专区要把原《川北日报》大楼作专属办公地。张平就让我们搬到原川北电台旧址办公。其实,这也是川北行署区省报管理下的财产。后来,我们把此处卖了,省上补助了一笔钱,修了一座两层高的编辑部小楼,大楼内铺设木质地板,这幢小楼用了50多年。如今小楼不复存在,原址上16层高的报业大厦拔地而起。
1956年,我们积极对接中央、省委“党报是人民的报纸,既要坚持党性,又要贴近群众、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从扩大报纸版面、开展群众讨论、改进文风等方面来改进报社工作。”我们这样做后,立见成效。1956年,我们报纸发行从3万多份增加到6.2万多份,创历史新高。
主办《南充报》的五年中,我们实行工厂以厂养报,工厂收入完全满足办报需要,还有结余,添置了自行车、照相机等设备装备记者。
《南充报》伴随着南充一起成长,改革开放使老报焕发出青春活力。1979年至1984年,我分管报社的经营管理。5年多时间,在党委领导下,和同志们一起,努力进行报纸改革,把报纸办出地方特色,那时报纸发行量从3万多份增加到15万多份,开始经营广告,广告收入从1万元不到增加到37万元。改进工厂管理,工厂利润从年10多万元增加到60余万元。
离休后,我也为报社做了些顾问、审读、修志等工作,发挥余热。
现在南充日报社已经从小苗成长为参天大树,报纸已从周三刊四开小报发展为对开八版大报,还有16版四开晚报和各类新媒体共同融合发展。印刷方面也从铅印刷发展到胶印、电子版。我恭祝《南充日报》百尺竿头、再上层楼、永创辉煌,为开创南充新未来、建设成渝第二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闻推荐
□李奎宽阔平坦的马路四通八达,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道路两侧花红树绿步移景换;施工工地热火朝天……市第六次党代会部署大力实施“155发展战略”,打造特质鲜明的宜居宜业城市,让生活在嘉陵...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