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翩翩君子 贤者风范———记南充高中化学高级教师伏贤猛

南充日报 2017-06-07 04:06 大字
◆名师风采

伏贤猛, 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南充市骨干教师、南充市学科带头人, 两届南充市人大代表, 于南充高中任教17年。 所带班曾获四川省先进集体、 南充市先进集体。

三年前毕业的一位学生曾这样写道:“刚健的平头、得体的衣着、犀利的目光是你给我的第一印象;左手端着的水杯、腋下夹着的书本是你的标配。讲台就是你的舞台,我们就是你最好的观众,不需要华丽的布景,不需要曲折的剧情,你的学识和热情就能点燃我们的激情,你的修养与品行就能打动我们的心灵。”文中所说的“你”,正是南充高中高2014级20班班主任———伏贤猛。俗话说:相由心生。有君子之态,必有君子之为,君子之德。这话虽不绝对,但放在伏老师身上却恰如其分。家长们这样评价他:“又贤又猛,柔中带刚,刚中有柔,带班绝对猛得很哦!”

育魂———最执著的追求

伏老师始终注重于一言一行中助学生养成良好品行。“立志何不存高远?风物长宜放眼量。”在高中———这样一个“为争毫厘,不舍朝夕”的人生阶段,学生常常会为追求学业成绩,而忽略了人格追求。伏老师常常对学生说:“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高考不过是你们面对的一个极点。在低头看路的同时,也别忘了抬头看天。孔子说过,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方学文。人品修养才是我们一生都该孜孜以求的目标。他不仅对学生这样要求,他更是学为人师、身正为范,用爱心换真心、用行动作表率。他对所有学生秉承“公平博爱、一视同仁”的理念,对于学习困难后进的同学,他没有斥责或冷漠,只有润物细无声的鼓励、帮助。

几十年来,他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直到那一天,神经被脊椎压迫得实在站不起身来,他才被同事和学生从讲台抬到了医院。在场的同事和学生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样一个从不缺课请假,甚至还坚持给教室饮水机换水的“铁人”居然成了医生口中的重度腰肌劳损病人。家长和学生在为他病情担忧的同时,也担心已到高三临时更换老师会影响到学习的连续性,其实这点,伏老师比学生和家长更牵挂。不久后,绑着护腰的伏老师又重返讲台,与学生们并肩鏊战。课堂上的他还像以前一样谈笑风生,学生们却注意到他那时不时突然紧锁的眉头和额上的汗水。因病情严重、不宜久坐,伏老师只能站着批改作业,在如一堆小山的作业后,那略显佝偻的背影,在学生看来,却是那么伟岸,也成了南高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伏老师神经上的每一丝痛楚,都成了激励学生奋勇争先的动力。当学生考试失败时,生活失意时,就会想起那道独特的风景线,此时的什么困境,什么彷徨都会廓清迷雾。不忘初心,重拾信心,从他的身上,学生们读懂了什么是坚持、执着和信念。

留白———最艺术的技巧

伏老师文采飞扬、出口成章。他的讲堂,有时如一缕清风,娓娓道来;有时如一声惊雷,语出惊人。他舌灿莲花、抑扬顿挫,用风趣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撩拨着学生的心弦。

记得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还没上课大家就快昏昏欲睡了,伏老师走进教室说:“紫外线有助于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钙的吸收……”突然,语气变得轻松起来:“你们呢,还是应该多出去晒晒太阳,你看看人家乌龟有时候还要出来晒晒背呢。”此话一出,教室里顿时笑声满满,大家也因此记住了这个知识点。

伏老师倡导:教学更重要的是引导,而不是填鸭灌输。他那些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们都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出了强大的自学能力,才让自已走进了名校。一节课四十分钟,伏老师的讲授从来不会超过三十分钟。他会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安排,主动思考,探索问题并自己解决。在班级管理上,伏老师也很会留出同学们的自主空间,班上的所有事情都由同学们自己完成,老师只是引导和规范,正如学生所说:“这练就了我们自律、自主、创新的习惯。”

陪伴———最长情的告白

进入高三,面对学生,他没有更多的豪言壮语,他对学生的承诺,唯有“陪伴”二字。有的同学学习压力大了,他找来谈谈心,学生在他面前有时会痛痛快快哭一场,又轻松回到了课堂;有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他就会跟他们拥抱握手,协同作战,砥砺前行;当同学们在晚自习后不愿离开教室,他就组织大家到操场跑步散心,再把学生们送回宿舍;当学生们与父母思想发生碰撞时,他总会与学生站在一起,与家长耐心沟通;半夜,住校的学生突发疾病,他第一时间开车送学生到医院;他常拿着扫帚,替学生赶走教室内喋喋不休的知了。就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点点滴滴,让伏老师的爱流淌到每位同学的心田。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伏老师正是这样———全身心植根教学。寒来暑去,他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未曾奢求任何报答,只求内心的安宁和学生的成长。如果有一种力量可以指引学生的人生,这其中一定有他的光芒;如果有一种声音可以影响学生的思想,这其中一定有他的嘹亮。没有什么,能比得上伏老师的潜移默化在学生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象。他就像一座灯塔,无论风和日丽的白昼,还是疾风骤雨的黑夜,都始终屹立不倒。而支撑他的,正是他渊博的学识、完美的操守、无私的爱心和一种对学生前途敢于承诺的责任担当!

新闻推荐

手握订单栽桑养蚕

(樊俊)6月3日一大早,记者在嘉陵区吉安镇蚕业合作社蚕茧收购现场看到,前来出售蚕茧的农民络绎不绝。现场工作人员对一框蚕茧进行等级评测和仔细过秤后,吆喝一声:“42公斤!”听到吆喝声,蚕农们个个喜上...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