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历时3年建成覆盖市、县、乡、村、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的6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顺利通过考核,被授予全国第二批国家公共文

南充日报 2016-11-09 00:00 大字

(记者 张蓉萍 实习生唐溪若)市第六次党代会确立的“155发展战略”,清晰描绘了今后5年“开创南充新未来、建设成渝第二城”的宏伟蓝图。建设“成渝第二城”,文化发展要先行。11月6日,记者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获悉,经过3年时间努力,10月26日,南充最终顺利通过了文化部、财政部组织的严格考核,被授予全国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文化南充”再度迎来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纵深推进的更高起点。

市、县、乡、村、院、户六级公共文化阵地免费开放,全市所有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免费享用,文化惠民演出不断……长期以来公共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中的一条“短腿”,城乡公共文化建设如何着力?近年来,南充在城乡统筹实践中分步走活了这盘棋。2013年10月,南充拉开了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大幕。从此,南充将文化阵地建设与城乡建设统筹规划、整体推进,以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为基础,加入农家文化大院和农村文化中心户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形成“4+2”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已建成农家文化大院600多个,已建农村文化中心户200余户。

“芦花白,芦花美,花絮满天飞……”10月30日,在顺庆区西城街道市民艺术学校,声乐老师正在教唱《芦花》。这时,一位学员提着一篮子蔬菜轻手轻脚地走进教室坐下,将菜篮子放在脚边后立马跟着学唱。当天,南充知名音乐人、顺庆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合唱团声乐老师张凤正在教20多名中老年人学员唱《芦花》、《陪你一起看草原》。

如今,南充已逐渐形成了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市民走出家门15分钟以内就能找到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去市民艺术学校唱歌跳舞、看书学乐器,就和买米买菜一样方便。记者在顺庆区新复乡综合文化站的公示栏看到,文化活动须知上清晰地对每天的教学安排进行了公示,200多平方米的活动室内配套有设施齐全的图书室、数字影像多功能放映室、广播室。该乡村民赵迎春喜欢拉二胡,每到逢场天,快满70岁的他都要步行2公里路,赶到文化站拉上一曲。“以前在家里自己拉给自己听,技术不能提高,时间久了就觉得没意思。现在乡上建起了文化站,尽管我不识字,但工作人员每次都会耐心地告诉我文化站的课程安排,到这里来学拉二胡太省心了。”赵迎春说。

“文化+”催生了文化产业新业态,凸显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亮点和特色。南充一直在探索“文化+科技”“文化+贸易”“文化+金融”“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扶贫”等路径。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扶贫行动,不断满足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南充市脱贫攻坚文化惠民专项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按照“四年攻坚、一年巩固、一年提升”的要求,以“2018年基本脱贫、2019年巩固提升、2020年全面小康”为目标,实施文化惠民扶贫行动“三步走”战略,最终实现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提高。

文化“造血”,以产业带动百姓创业脱贫。高坪区斑竹乡有竹林万余亩,立足当地竹林资源优势,该乡大力发展竹编灯笼产业,每年销售数万个。记者在竹编生产厂看到,村民们正在加班加点为10多个省外订单购货单位赶制灯笼,每一个出厂的灯笼都要经过编织、粘贴、上色、打包等多个流程。“虽然编灯笼比起编织竹画的活要‘粗\’些,但每一道工序都不能马虎。”当地致富带头人万学告诉记者,经过6年发展,目前,高坪区斑竹竹艺有限责任公司规模由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人,每月销售6000多个灯笼,月销售额达50多万元。竹编人员的工资由最初的每月3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每月3000多元。

文化不搞“单打独斗”,深入推动文化“跨界”,找准文化与经济产业的结合点,培育文化产业孵化器。“每一个叫得响的文化品牌和文化精品节目背后,都是南充独特的文化在作支撑,每当人们听到、看到这些文化品牌和文化精品节目的时候,首先就能联想到南充,联想到南充的文化,这就好像给每一个南充的文化品牌和产品都打上‘南充造\’的烙印。”说起南充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家喜自豪地说,示范区创建的成功,将继续引领南充市全力建设文化“成渝第二城”,着力形成“一核心、两板块、十园区”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和“十大特色文化小镇”,构建“十、百、千、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进一步扩大国际木偶艺术节和嘉陵江合唱艺术节等重大活动影响力,建好中法文化创意产业园,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全面提升南充文化软实力,为南充建设“成渝第二城”提供精神动力与文化支撑。

新闻推荐

上中坝湿地公园:绿地面积二千亩 一片绿肺在江心

本报讯(记者张力)11月15日,记者在上中坝嘉陵江大桥上看到,上中坝湿地公园内,各种不同植物分区造型,构成各式各样的线条、图案,成为了一道醒目的景色,与江、城形成了一道绿色生态走廊和生态屏障。“上中坝...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