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充分运用论坛成果 助推南充跨越发展——“成渝城市群与南充新未来”系列评论之三

南充日报 2016-08-29 00:00 大字

□本报评论员

为期一天半的第七届C21论坛8月26日圆满落幕。

时间虽短,但成果丰硕。期间,南充成功签约重大项目22个, 协议总投资220.7亿元; 川渝各地的党政领导、 全国知名专家学者、 全球500强企业中国区负责人等500余人参会,共话合作、共出良策、共谋发展, 达成广泛共识。 论坛虽已结束, 但论坛的成果必将对南充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只要我们认真总结研究,将论坛中的先进理念、思想、智慧、方法等充分吸收转化,变成我们的行动, 就一定能大大助推南充跨越发展。

C21论坛的核心话题,就是如何围绕成渝两个超大城市,强化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对此,南充既要看到不足,更要看到希望、看到未来。论坛明确提出:在成渝之后,需要有一个三线城市次级突破, 强势崛起,承上启下,填补成渝之间的空白,夯实区域经济基础。对于这份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南充这座120平方公里、120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责无旁贷。

跨越发展、次级突破,建设“成渝第二城”,南充的最大不足在哪里?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为南充把脉:既要补“工业城市”的课,又要为“创新城市”埋下伏笔。

南充作为成渝之间重要的人口大市和经济大市,体量大、影响大,但就工业水平而言,规模不大、结构不优、效益不高、活力不足等矛盾也很突出。放眼全球,世界著名的大城市,无不走过高度工业化这一阶段。伦敦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开启工业化进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 巴黎的冶金、电子、汽车制造得到长足发展,一举奠定工业基础;硅谷凭借高科技技术创新和发展,短短十余年,即从默默无闻的小镇变成世界电子工业中心。要建设“成渝第二城”,南充必须上下一心,同向发力,补齐短板,奋力振兴工业实业。 要对内扶优扶强,帮助企业做大做强,让一批老企业焕发新光彩;对外招大引强、招强引优,迅速让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在南充落地发展,见到成效。

目前,区域竞争在全球范围内,已经由城市与城市竞争, 进入到城镇群与城镇群竞争阶段。 在一个区域内,一旦形成城市群,通过协调发展,城市之间能够形成互相支撑,从而拥有全球的思想、领先的技术、强大的资本,产生创新创意的土壤,形成发展合力,而这也是C21论坛的精神实质。南充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又提出建设“成渝第二城”,必须进一步加强内通外联,在产业上、在文化上、在基础设施上,在各个方面,积极主动与周边城市, 尤其是与成渝两市建立起更加亲密的关系, 真正实现与成渝两地区域同城、 基础同网、产业同链,把竞争劣势变成合作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已不单是比体量大,更在于核心技术的竞争。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大到一座城市,小到一家企业, 就能在竞争中始终领先一步,立于不败之地。没有核心技术优势,将处处受制于人,跨越发展无从谈起。南充提出打造“五大千亿产业集群”,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要注意核心产业的研发能力培育。只有拥有核心研发能力,企业才会有生命与活力, 才可以不断自我发展和超越,成为别人的“上游”和依靠。

本届C21论坛达成一个重要共识,即“绿色发展”理念。南充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川北大地山川秀美,嘉陵江300公里最美身段留在这里……我们应加倍珍惜、呵护这些资源,按照中央、省委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要加强与周边城市沟通协作, 认真实施“嘉陵江综合保护开发” 等一系列保护措施,让南充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更生态、更宜居、更和谐。市委书记、 市长宋朝华在C21论坛上提出,南充新未来,绿色是主题;南充新未来,城乡是主体;南充新未来,人民是主人。这既是美好愿景,也是全市上下今后一段时期的奋斗目标。我们要牢牢坚持中央“五大发展理念”,围绕省委推动“两个跨越”、实施“三大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以市委发展战略为指导,充分利用C21论坛桥梁作用,加快融入成渝、加速自身发展,将南充真正建成“成渝第二城”。

新闻推荐

仪凤街小学:抓实教研提升教学质量

为了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搭建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的平台,南充市仪凤街小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课改新理念的落实,进一步推动教研、科研工作。10月21日,仪凤街小学成功举...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