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做强丝绸产业需打好“文化牌”

四川日报 2016-05-11 08:00 大字

□伍力

5月11日,2016中国西部国际丝绸博览会在南充举行。

丝绸产业是南充的支柱产业之一。唐宋时期,南充与浙江湖州并列为中国的两大丝绸中心,据史料考证,张骞出使西域交流出去的丝绸产品,很多也产于南充……2015年该市丝绸产业销售收入302亿元,现有全市丝纺服装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2户,从业人员4万余人。可以说,该产业既是当地的传统优势产业,又是民生产业。

但这项产业也面临一系列发展难题:市场份额持续下降,企业研发能力弱,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等。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大而不强的局面,原因在于以下几点:设计工艺、科技含量、品牌营销等较沿海地区有较大差距;难觅知名品牌产品;短期内,资金、技术、人才等瓶颈难以突破。

南充丝绸应如何做强?记者认为,借助该市丰富的丝绸历史底蕴,打好“文化牌”是一个好办法。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南充发展丝绸产业的历史很长,但遗憾的是,如此丰富的文化历史却不为大众所熟知。因此首先,应充分开掘、宣传南充丝绸文化历史,提炼南充丝绸精神。不妨开展一系列事件营销,比如组织学者学术讨论、网友重走丝绸之路等活动,借助网络平台大力推广,将其打造成城市名片。

其次,配合南充旅游“出牌”。南充旅游资源丰富,三国文化、红色文化、丝绸文化都是亮点。如何打好这一手“好牌”?记者建议,应该突出主题、相互带动。例如,阆中有着丰富的三国文化,同时又是重要的丝绸产地和出川要道,二者可以合力推广;又如红色故里仪陇,也是重要的桑蚕产地,发展体验旅游大有可为。这一块,需要更高层次的策划、包装、推广,也正是南充旅游产业的发力之处。

此外,要积极抢抓“一带一路”机遇。“一带一路”是南充丝绸乃至整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契机。有关部门应尽早谋划、积极行动,把南充丝绸推向东南亚、南亚经济圈,并借此推动南充旅游、商贸和文化大发展。

新闻推荐

湿地公园建好更要管好

□伍力备受关注的嘉陵江上中坝湿地公园建设又有新进展。6月13日,记者从南充市林业局获悉,该湿地公园绿化工作已基本结束,现进入生态植被养护期,其间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湿地公园建设,漫长而艰...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