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1825天的携手在继续…… ■承德

达州晚报 2015-11-17 13:00 大字

[摘要]■承德

昨天,打开四川在线,一条图说新闻跳入眼帘——《最温暖背影:65岁儿子5年每天接送87岁母亲》,并配发两组照片。

由于好奇加感动,我立即点开65岁儿子笑容满面地扶着87岁母亲慢慢走路的照片,看到以下说明:87岁的夏素清生活不能自理,却坚持独自居住,医生建议她每天要步行2小时。65岁的儿子蒋华鑫每天早上接母亲去自己家,晚上又送母亲回家。母子俩就这样一起走过了五年。

点开第二张照片——65岁儿子扶着87岁母亲慢慢走路的背影照片,说明如下:每天早晚,重庆经纬大道上都能看见这两位老人。

点开第三张照片——65岁儿子扶着87岁母亲慢慢地走在夕阳下,说明这样写道:65岁儿子5年每天接送87岁母亲,网友赞:最温暖背影!

点开第四张照片——65岁儿子扶着87岁母亲慢慢地走在朝霞淋浴的绿荫下,照片说明这样写道:65岁的儿子蒋华鑫每天早上接母亲去自己家,晚上又送母亲回家。母子俩已经这样一起走过了5年。

5年,对于人的一生来说,不长;5年,也就1825天,但母子俩的携手仍在继续,要如此坚持,对于一般人来说,长!而且很长!风雨无阻,年复一年不间断。

带着感动和敬佩,看完配有两组照片的这则消息,从一个记者的角度来说,我很佩服此消息的记者刘波的良苦用心:他能从一对母子相扶走路这么一件在常人看来再平凡不过的事情中发现新闻,并挖掘出平凡新闻背后不平凡的内容。

但仅认识到此,仍觉意犹未尽。不过,就从这位记者的“专业”和“敬业”中,我们还是能再读出更深的意味——记者以对比的手法,先照一组母子俩正面搀扶和母子俩背面搀扶的照片,再照一组早上搀扶接老母亲到晚上搀扶送老母亲的照片,两组照片结合巧妙,一正一反,一早一晚,很含蓄、很诗意的再现人生舞台,反映人情冷暖。至少,笔者从这一鲜活的新闻对比中,或者说从这一现实的生活对比中悟到:每个人都会有灿烂无比的早晨,但也会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无奈;每个人都会有年轻勃发的美好岁月,但也会到老态龙钟难趋一步之痛苦的时候,怎么样尊老爱幼?虽是一个很常规、很常理的事情,大多数人看来也本应如此,可现实中总有不尽人意之人,何去何从?读者诸君,能明究里。

写到这里,我想起今年8月写过一篇短文——《愿八旬老太快“回家”》,说的是“南充八旬老太想落叶归根,儿子不开门被迫屈身屋檐”。

巧的是,这条消息也来自四川在线。两条同是反映八旬老太生活现状的消息,虽是个案,一前一后,一正一反,两相对比,我们应该怎么做,不言而喻吧。

新闻推荐

十几年的夫妻情分拼尽全力的抢救在这个优盘面前瞬间成

“十几年的夫妻情分,拼尽全力的抢救,在这个优盘面前,瞬间成了笑话”——百色一公务员成植物人后被发现婚外情性爱视频,妻子怒向其情敌讨要赠予的财产。(南国早报)“‘网警\’说,让我打6800元保证金过去...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