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大理千年古村落诺邓何志永摄点击放大何志永初识大
初识大理,是从电影《五朵金花》、民歌《小河淌水》中了解到的。九月,又是一年秋高气爽时,我们几名南充记者跟随中国百名文化记者采风团来到云南大理。几天时间的亲身体验, 感受最深的当是大理连通川西、 川东北茶马古道上的古街、古村。在古街文盛街、古村诺邓村中徜徉,追寻大理千年的繁华。
古街
文盛街在大理弥渡县密祉镇, 密祉是一个群峰环绕的小盆地。车到密祉,耳畔飘来民歌《小河淌水》的旋律,密祉花灯会正在广场上演,迎接我们的到来。
导游阿鹏引领我们来到密祉古街文盛街。 文盛街全长700多米, 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据《弥渡县志》记载,唐代从文盛街到弥城,远可通昆明、四川,达京城长安。
太阳偏西, 文盛街上传来阵阵清脆的马蹄声,7匹马组成的马帮从身边走过。 渐行渐远的马蹄声把我们带回到了千年不衰的茶马古道, 脑海中浮现出那时文盛街的喧嚣和繁华。
健谈的导游阿鹏用扩音器向我们描绘文盛街口口相传的往昔:在明清鼎盛时期,每天下午,马铃声声,镘锣悠悠,马帮进店,与当地卖米、卖草料、卖布匹的商贩汇聚一起, 讨价声不断。 天黑了,灯笼火把、小油灯、煤石灯,照如白昼,喧闹直到深夜。这就是历史上远近闻名的密祉夜市。
文盛街上, 至今保存完好的聂家马店、 杨家桂花马店记录着文盛街当年人来马往的繁荣,石家耕读大院、 尹宜公故居、 周家巷道、 李家大院保留着文盛街古老的文化遗存和建筑墨迹。
文盛街南端凤凰桥旁有一口奇特的水井———珍珠泉。 珍珠泉水一年四季像一串串晶莹的珍珠源源不断地从井底冲向水面,当地传说,珍珠泡在遇到贵人时冒得最多。
我们在享受珍珠泉水的清凉时, 旁边的亚溪河畔传来甜蜜而忧伤的歌声:
月亮出来亮汪汪 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像月亮天上走 天上走/哥啊 哥啊 哥啊/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月亮出来照半坡 照半坡/望见月亮想起我阿哥/一阵清风吹上坡 吹上坡/哥啊 哥啊 哥啊/你可听见阿妹叫阿哥。
这首在文盛街茶马古道上诞生的弥渡民歌《小河淌水》,经过众明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传唱,让文盛街、密祉、弥渡、茶马古道由此随着亚溪河的流水飘向远方。
古村
来到大理云龙县诺邓村, 天空阳光明媚。诺邓地处山谷,距云龙县城7公里。 跟随导游阿鹏一圈走下来,对诺邓也有了直观的感受。
诺邓是一个古老的村名,1000多个春秋未变, 千年以后繁华虽然落幕, 但仍然有成片白族民居继续为诺邓守候。 诺邓几面山坡上保留着100多座依山构建的古代民居院落和众多的明清时期的庙宇建筑群、200余株百年古木。
诺邓层层叠叠的古院落有 “四合五天井”、“五滴水四合院”、“一颗印四合院”等形式。由于山势较陡,前后人家之间楼院重接、合梯相连,大部分是前家楼上的后门通往后家的大院。诺邓街巷村道纵横穿插,由清一色的石板铺就,且三步一阶、五步一台, 谁也数不清村里有多少级台阶。
诺邓是一个典型的以盐井为生存依托的村落。 诺邓有一条盐马古道, 一批批的盐商赶着马儿将诺邓盐送往滇西各地, 诺邓因盐而繁荣上千年。除了盐,诺邓还“盛产”进士、举人。千年间,诺邓村民考中的进士在云龙为最多,举人、贡生和秀才有600余人。
诺邓村民素有“九杨十八姓”的说法。自元、明以来,江苏、浙江、福建、湖南、江西等地陆续有移民或因经商或因仕宦之故迁来, 在同当地原住民融汇结合后, 形成了诺邓村现有的居民诸家族。
诺邓山顶文庙建筑精致庄严、古朴典雅, 文庙大殿至圣宫塑的是布衣孔子。我们到诺邓那天,正好是孔子诞辰2565周年纪念日。当日上午10时,诺邓村隆重的祭孔仪式在云雾缭绕的文庙前举行。
诺邓美食多,诺邓人好客。我们的到来,让诺邓全村出动,专门宰了一头牛以最高规格招待远方来的客人。流水席上,诺邓人唱起当地民谣:屋连屋,楼搭楼,一条小河村下流;远方客人请留步, 走进诺邓游一游。一口井,两千秋,大青树下凉悠悠;木牌坊,高又大,先师面前磕个头……
大自然馈赠给诺邓一口古老的盐井, 诺邓人用食盐腌制的火腿飘香了两千多年。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将诺邓火腿搬上荧屏,让更多的观众知道大理西部有一个美丽的云龙, 云龙旁有一个千年古村落———诺邓。
新闻推荐
根据市“阳光政务”热线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市水务局的领导及相关人员于11月6日(星期四)上午10:00—11:00到南充人民广播电台直播间,通过“阳光政务”热线节目,提供政策、业务咨询和问题解答,接受群众投...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