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108道工序不掺假 渐行渐远的金台毛笔

四川日报 2012-12-21 17:10 大字

□蒙永宏 涂长生 黄嘉本报记者 陈四四 文/图

南充市顺庆区金台镇,曾经因制作毛笔而繁华一时。这里用传统工艺制作一支上等毛笔,需要历经108道繁杂细致的工序。可惜,随着毛笔使用逐渐减少,这门民间工艺也面临失传。

近日,顺庆区文化馆在收集整理民间传统文化中,请专家对金台制笔流程进行影像拍摄、资料登记,准备申报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昔日笔市人声鼎沸

今年65岁的冯宗福,是金台镇董家院村村民。他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学做毛笔,但到80年代末就放弃了。当年的兴旺景象,他至今记忆犹新。

那时,镇上笔市就设在两家茶馆内。每到交易的日子,全镇的制笔人都来到茶馆,各地来的笔贩子也云集于此,一边品茶,一边讲价。

上世纪80年代初,冯宗福和妻子、姨妹以及弟弟都制笔,每年制成的毛笔多达2万余支,主要销往遂宁、射洪、苍溪、广元、汉中等地。

“白天杂事太多,做笔主要是利用晚上时间。”冯宗福记得,每天晚饭后,一家老少围坐在昏黄的油灯下开始忙活,有时要做到凌晨一两点才收工。

那时,不论是哪种等级的毛笔,每支的净利润都在50%左右,所以制毛笔的人很多。“全镇9个村,村村都有制笔人。”冯宗福说,生意最好的时候,董家院村有60余人制作毛笔。

金台制笔来自蒙恬?

金台镇制笔起源于何时?文史资料上已难查到相关记载。但在当地蒙姓村民心中,是秦朝大将蒙恬发明毛笔后,蒙氏祖先将制笔工艺带到了金台镇。

在《太平御览》、《博物志》等历史文献中记载,公元前223年,蒙恬带兵在中山地区与楚国交战,为了让秦王能及时了解战况,蒙恬要定期写战报上奏,但当时所用一种叫“聿”的工具书写速度很慢。一天,蒙恬打了几只野兔,兔子尾巴在地上拖出弯弯曲曲的血痕。蒙恬心中不由一动,立刻剪下一条兔尾,插在一根竹管上,试着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水,一气之下,他把“兔毛笔”扔进门前的山石坑里。

几天后,蒙恬路过山石坑,又看到那支“兔毛笔”,捡起来,发现兔毛湿漉漉的,变得更白更柔软。蒙恬跑回营房将它往墨汁里一蘸,兔尾这时变得非常“听话”,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原来,山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浸泡,兔毛变得柔顺。由于这支笔是由竹管和兔毛制成的,蒙恬就在当时的书写工具“聿”字上加了个“竹”字头,把它叫做“筆”,今日简写作“笔”。

秦始皇驾崩后,宦官赵高当权,先后罗织罪名将公子扶苏、大将蒙恬与其弟蒙毅杀害。蒙氏族人为避害四散逃匿,其中一支南逃至今天的重庆、四川等地,并带来了蒙恬发明的制笔工艺。

金台制笔工艺是否为蒙恬后人所授,无法佐证。但至今,在金台镇,蒙氏仍为大姓之一。其中土地垭村、蒙承宫村,90%以上的村民都姓蒙。

108道工序不“踩假水”

冯宗福说起制作工艺依然头头是道。“笔头为一笔之首,一支笔的好坏关键在笔头。”他说,金台毛笔的笔头主要以羊毛、山兔毛、香狸毛、黄鼠狼尾毛为原料,猪棕、马尾、胎发等也广为使用,其中,以黄鼠狼尾毛和山兔脊背毛制成的毛笔为上品,也就是人们熟知的“狼毫”和“兔毫”。毛料不同,笔的性能也不一样。

“制作一枝上等毛笔,要经过大小108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不能‘踩假水\’。”冯宗福说,各类毛笔的制作都须经过铰笔筒、煮麻、除脂、拣齐、切毛、梳均、干修、粘锋、刻字、挂绳等工序,每一道工序里又包含很多小工序。

冯宗福告诉记者,最辛苦也最难学的工序是“梳笔头”。在水盆里,制笔人用尖利的牛骨梳,一遍遍地把兽毛和黄麻梳匀在一起,单这个过程就需要30多遍,如果偷工减料就会影响毛笔的质量,写起字来发叉,按下去抬不起来等。

如今,镇上会制笔的老人大都改行,或已经离开人世,年轻人嫌制笔辛苦、收入低,也多不愿学。

冯宗福至今没有丢掉制笔工具,他说,希望有一天能把这门手艺毫无保留地传给年轻人。

新闻推荐

五星花园商圈改造,进入攻坚阶段

本报讯(记者张立东文/图)1月1日,记者从南充市人民南、北、中路及五星花园商圈改造工程指挥部获悉,经过紧张施工,该工程地下负一层全部贯通,整个工程取得了标志性进展。“市民从人行天桥上就能看到地下...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