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北京特大自然灾害中名川籍农民工自发参与抢救京港澳高

四川日报 2012-08-02 18:12 大字

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中,56名川籍农民工自发参与抢救京港澳高速被困乘客。昨日,部分农民工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 张立东 王青山

8月1日,从南充市区出发,沿着颠簸的山区公路,记者驱车来到60多公里外的嘉陵区三会镇大田沟村李天荣的家里。

23岁的李川南是李天荣的儿子,是在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中参与施救京港澳高速遇险群众的农民工一员。

7月21日,北京暴雨,汹涌的洪水将近200名乘客围困在京港澳高速17.5公里处,北京久安建设投资集团丰台河西再生水厂工程项目部的152名农民工得知消息后,不顾自身安危纷纷跳进洪水中展开救援,将被困乘客成功营救到安全地带。在这群农民工中,有56人来自四川。

“啥时候都不要忘了自己是从四川出去的。”61岁的李天荣让记者把这句话转告给远在北京的儿子。

“救人是人的本分和良心”

接到电话时,李川南正在工棚里休息,暴雨造成工地停工,宿舍里还有另外7名南充老乡。“我把电话放到桌子上打开扩音,大家一起聊。”李川南声音平静,从话音中听不出几天前深夜冒雨救人的惊心动魄。救人之后的李川南成了百度热词,这让他很不适应。“大家都参与了救人,莫采访我一个人嘛。”

“李川南名字好,代表我们是四川南充来的,采访他就行。”只有17岁的龙杰林是宿舍里年龄最小的。

“不要在报纸上写我们受伤的事情哈,怕家里人担心。”21岁的陈晓伟在下水救人时崴伤了脚,他的父母都在广东打工,他只在电话中轻描淡写地告诉父母自己在工地救人了。

李川南的伤在几人中最严重,右脚被高速路护栏铁丝戳了两个洞,第二天发现时已经化脓,直到现在还打着绷带。7月24日,李川南才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说自己在北京干活,遇到暴雨,和老乡一起下水救了人。

“今年过年回四川,我要把那件衣服带给父母看。”龙杰林说的那件衣服,是大家被央视主持人崔永元邀请吃饭时穿的那件黄色T恤衫,上面写着“7·21抢险英雄团队”几个字。

“其实,救人是人的本分和良心。”59岁的南充嘉陵区人胥德齐说,“你看到有人困在水里会不会救,你能昧着良心装看不见,说自己救不了别个?”

“我们一直忘不了,大家都帮过我们”

“这几天你们一直被全国人民关注,救人时有没有想过会出现这种情况?”面对记者的提问,电话那头的胥德齐笑声中透着憨厚耿直:“没想到,也没想过。当被困群众需要帮助时,我们就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洪水中。”

一些川籍农民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道出了他们的心声,“一直忘不了,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各地都帮过我们,这是我们救人的最大动力。”“听说有的获救者凑钱给你们表示感谢,你们拒绝了?”

“当时游到大巴的位置,困在里面的人问:要不要钱?当时我就急了,用四川话说,‘要啥子钱,我们是来救人的\’。”80后农民工,25岁的龙林波告诉记者,当时一心想到的是救人,根本没考虑过钱的问题。

农民工杜泽礼说,7月30日崔永元宴请他们,韩红还给他们唱了歌,“社会对我们行为的认可就说明,如果遇到这种事,谁都会这样做。”

李川南说,崔永元说的一段话让他印象深刻:“我们很难想象当时他们什么都没有想,就是想把人救过来,想把车捞出来。内心的动力是什么,也许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有多深的教育背景,有多好的教育积淀,就是人内心向善的可能。”

“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工地快点恢复正常,早点复工,可以多赚一些。我有一个理想,两年后回南充开一个餐馆,回家盖房子娶媳妇。”陈晓伟的话把大家逗乐了。

短评

今天,我们都要说“谢谢”

□何涛

大爱无疆,再一次印证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友爱。

今天我们为56名川籍农民工在北京的救人义举骄傲。洪水中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挺身救人,体现了危难时刻不退缩、勇担当的川人本色。

他们的行为绝非偶然。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四川人对无疆大爱有更深的感受和理解。

我们时刻铭记:特大地震后,来自八方的支援;恢复重建中,来自各界的援助;完成恢复重建后,仍在远方持续关注和支持四川的无数人。正如这些川籍农民工在接受采访时所说:“一直忘不了,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各地都在帮助我们。当这次被困群众需要帮助时,我们就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洪水中。”

深刻感悟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义,必然更懂得感恩奋进。感恩奋进是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伟大实践中凝炼出的川人品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川人心中的外化表现。

听到被救者说“谢谢”,我们也想说“谢谢”。北京兄弟曾不远万里来四川,对口援助什邡,我们谢谢你们。56名四川农民工兄弟,你们灾难面前勇担当,谢谢你们再一次展示了川人的精气神。

新闻推荐

南充市区的市民来到嘉陵区凤垭山凤木生态农庄采摘

7月31日,南充市区的市民来到嘉陵区凤垭山凤木生态农庄,采摘购买“巨峰”有机葡萄。据介绍,南充各地今年均大面积栽种了葡萄,目前全市葡萄栽种面积已达到20000亩,预计每亩产量可达1500公斤。罗天文李湮...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