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下午声名远播的四川书市在成都梨花街号旧
核心提示》》》
◎2月1日下午,声名远播的四川书市在成都梨花街2号旧址停止营业。2月8日,四川书市在新址北大街65号开始试营业。这是四川书市20年来的第三次搬迁。
◎一个文化的成都,不能没有书市。搬出了繁华的盐市口商圈的四川书市,还会不会像从前那样人声鼎沸?书老板们未来的机会在哪里?面对当下图书销售方式的剧烈变革,四川书市的前景在哪里?
□本报记者 黄里 文/图
2012年2月8日上午,天空飘着细雨,倒春寒把成都的气温又拉低了不少。成都北大街65号,新的四川书市大楼,外冷内热,车库里还没有划好停车位,张明常把车停进地下车库还颇费了些周折。
几小时前,从南充老家驱车赶回成都,老张心里牵挂着相伴了20年的“摊位”——刚刚从盐市口搬迁过来的四川书市提前两天在新址试营业了,必须要回来看看。
来到四楼,记者看到,书市里的“新人”郑女士忙着装配金属搁物架。郑的经营项目是电脑耗材、文具和电子书,这些项目是四川书市引入的最新业态。
四川书市是四川省图书音像批发市场一个约定俗成的名字,它成立于1992年。在那个市场经济春风吹遍中国大地的年代,它是全国第一个集纳了大批民营书商的市场。20年历史上,四川书市曾经三次搬迁,历经了东玉龙街、成华西街、梨花街,扩大规模是三次搬迁的主因。
【
书市首创
】
拿定主意,让书市永不落幕
1992年,全国首家书市在成都开张,名气很快就传播开了。
随张明常在书市里走动,和他的对话不断被打断。这里的老板和太多的员工都认识他,许多人把他看成引路人、恩人。要找个安静的地方,才能听他把话题拉回上个世纪。
1992年,全国第五届书市(现在的全国图书博览会)在成都体育中心举行。书市举办的10天里,12万全国各地代表来川,进场读者110万人次,总成交额1.432亿元。有一个亮点成为那届书市的标志,书市代表凭代表证、工作证可以免费在成都市内乘车。邮电部还首次为书市发行了一套两枚第五届全国书市纪念信封;中央电视台每天报道书市的盛况。
“好多来自省内其他城市的年轻人,带着一包馒头就来了,然后背着大袋的书离开,那时候给他们烧一壶开水,也是快乐的事情啊。”张明常回忆。
人气之旺让主办者心潮澎湃。站在成都体育中心书市现场,看着潮水般涌入的人群,当年的四川新华书店总经理王庆拿定一个主意——让书市永不落幕。
“书市人气那么旺,我们是不是该把它固定下来。”话从口出,立即引来强烈的反对:没有场地怎么办?没有资金怎么维持?这不是在给自己树立竞争对手吗?
王庆没有后退:“没有场地,我们自己先搬家,把场地腾出来。繁荣文化市场本来就是国有企业的责任。”投票,只有几个人举手同意,王庆依然坚持:“改革就向我们自己开火。”
两个月后,新华书店的员工搬出了位于成都东玉龙的办公楼。新的办公点在东郊圣灯乡,那里有一块地是新华书店的书库。“我们搬进了郊外的仓库办公,那些私人老板却在城里开张了。”
当年在成都,书店很少,在春熙路、人民南路、建设路上有三家新华书店,大墙西街上出现了“希望书店”等两三间民营小书店,独立书店还是稀罕物。那个年代,还是有人想吃螃蟹的,张明常和同事们开始去劝说,去给人画蓝图,谈理想。四川省图书音像批发市场在新华书店的旧址上圈起来了,圏进来30多户敢于下海做民营书商的人。全国首家书市在成都开张,名气很快就传播开了。
虽然资料上记载东玉龙办公点有3000平方米的面积,但实际能用来做摊位的也就是1000多平方米。许多商户只能合用一张条桌。
书市如何才能不冷清?书市把“培育书商”的重点放在经营杂志和期刊上,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契合市场的方略。“为什么我们现在还矗立不倒,就是因为杂志、期刊做得早,稳定了市场,许多民营书商也是从这个缺口进入市场的。”书市把邮局也吸引进来,新华文轩也在里面设了点,这种国有与民营同台竞技的场面,20年前需要多大的勇气,现在的人未必能理解。
站在二楼的新摊位前,星洋副总经理伍玉兰笑着说起前辈们的段子:
1990年,魏明和王莉萍夫妻在成都青羊区一条偏僻的小街上开设了“一品书店”,总面积16平方米,还隔出4平方米住进了一家三口。正当生意上路时,隔壁一场意外火灾将书店烧毁了。几个月后,书市开张,“一品文化公司”悄然出现在市场内,他们向亲友筹借三万元开始了二次创业。从代理杂志开始,一品认准了一本《时尚》杂志,从几百本开始代理,做到西南地区总代理,现在各类书刊的发行码洋超过千万。
【
书市三迁
】
“人挪活,我们真是越来越大了”
书市的信誉成了入驻书商的护身符。“在四川书市做生意,甚至成为欠款进货的保证。”
到今年,从进入书市工作算起刚好整整十年,伍玉兰从一个读者、营业员到副总经理的变迁,印证了四川书市品牌的建立。
十多年前,因为离家近,东玉龙书市是伍玉兰常去的地方,大学时代逛书市是她最大的乐趣。2001年底,伍玉兰抱着“开书店有文化、好安逸”的想法去已经小有名气的星洋书店应聘。十年后的今天,星洋已经是书市里数一数二的企业,与500家出版社保持合作,经营着十多万种各类图书。
1998年,以音像中心为平台,四川出版发行业搞了首届 “四川书市”,“我们请来了倪萍、赵忠祥、陈逸飞、吴冠中、范冰冰、赵薇……都是我亲自接待的。”张明常得意地回忆。四川书市的名气在国内更加响亮了。
1998年,场地太小成为书老板们共同的呼声,书市搬迁到了成华街立体大厦,场地扩展了一倍。三年后,又容纳不下了,盐市口的经营面积又翻了一番。“人挪活,我们真是越来越大了。”已经退居二线的张明常现在是四川省出版物发行协会副会长,在他看来要想进入书业,就必须从进入书市开始,书市的信誉成了入驻书商的护身符。“在四川书市做生意,甚至成为欠款进货的保证。”“五万元的货,先给一万就行。”
春节前,新学书店老板王诗建就准备把店名改了,因为有人看上了他在书市里的品牌,抢注了商标。“幸好我们已经有20年的历史,销售渠道已经成熟,不然我就要花大代价把店名买回来了。”近两年,四川书市内有十来家店名被人抢注,被迫更名。“一批书商的品牌效应已经在书业里叫得响了,许多人都盯着。”
按照伍玉兰的统计,书市里书刊的零售额只占总销售额的一成不到,那为什么还要做零售,而且还有折扣的优惠?伍玉兰说:“零售其实就是图书品质的晴雨表。这样的信息不仅是我们进货的重要参考,是我们服务零售商的主要数据,还是出版社的市场观测口。”书商们心里都知道:“如果没有书市,不成气候,我们也做不好生意。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这里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事。真正的对手是购买方式的转变。”
【
书市求变
】
期待再现图书庙会的辉煌
四川书市内经营规模较大的书商都纷纷开设了自己的网店,因为专业性的服务,不用打价格战,这些小网店也能正常经营。
一连三天,记者到书市采访,都会看到四川省图书音像批发市场总经理唐家申空闲时捧着一本《独立书店》在看。那是许多读书人、爱书人去年最喜欢谈论的一本书,书中记录了国内众多实体书店的风采,也包括成都的印象、弘文——只是它们都关闭了。实体书店的压力就在眼前。
孟母三迁,择邻而居。从梨花街搬出,也有场租压力的因素,书业微薄的利润难以支撑城市中心商业区的地价。根据对书市内典型商铺的抽样调查,近两年间书市的整体利润下降了一至二成。书市也局部演变成了网上书店的“展示柜”和公共图书馆。但已经退居二线的张明常不悲观:“有人气就有生意做,20年前办书市,我们就发现真正入场买书的人只有三四成,结果书市越做越大。”
熊钢的“金音”书店经营着上万种音乐和美术书籍,这次搬迁摊位扩大了近一倍,他笑着说:“艺术类书越做越漂亮、精致,不扩大面积就展示不开了。”虽然艺术类书籍受到的网商冲击不是很明显,熊钢还是准备开一家网店了:“适应读者的需求才是生存之道。”据了解,四川书市内经营规模较大的书商都纷纷开设了自己的网店,因为专业性的服务,不用打价格战,这些小网店也能正常经营,各自经营书刊的特色决定了他们的生存能力。
“我觉得书市应该正视变化,开成图书的庙会。”张明常心里也有一个新计划——互换平台。“如果关注爱心捐赠活动,你就会发现,大量的乡村学校和孩子是缺少新书、新刊物的。我准备说服一批商家,开展以旧换新活动,让城里人用手中看过的刊物以旧换新,然后免费送到乡村。”
这并不仅仅是一项慈善事业。懂得期刊市场的人都知道,很少有期刊是以阅读内容赚钱的,期刊的盈利模式是页面广告。因此期刊出版者都希望自己的刊物能尽可能多地流传和摆放。张明常的交换平台正是细心观察后的商业模式,他并不想赚多少,而是觉得这是一个拉回人气的方式。
读者并没有减少,这就是机会。旧的商家要进来,新的业态要入驻,书市还需要扩展。唐家申已经在盘算着把停车场前的空地利用起来,修仓库,建会客厅,装修签售场所,一系列业态扩展的计划正在形成。
“如果书市没有了,我们这些小书店怎么办?”每天都要到书市进货的刘文友在成都市内开了家小书店,姐妹两家人以书为业,早已在成都置房落户。书市的背后是大批小书店,成都2000家、全川是5000家,还有数千家渝、云、贵、藏的零售商,书市没有不发展的理由。
新闻推荐
□吴奉天本报记者裴蕾年轻演员领衔《滚灯》,80后舞起大木偶……2月6日,由南充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局主办的2012年嘉陵春江闹元宵——南充非遗大展演活动中,一群年轻人挑起了非遗传承的大梁。这次参演...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