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孔氏折扇非遗传承人孔键巧妙融合 精工文玩川扇

南充晚报 2021-01-21 02:20 大字

对于折扇,人们一点也不陌生,在那些耳熟能详的古装剧里,主人公几乎人手一扇, 在昆曲、相声等传统曲艺表演中,你也能看到它的身影。中国扇文化历史悠久, 种类繁多,小小一把折扇,早已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记。南部县就有这样一位手艺人,将家族的制扇雕刻,结合老川扇,做出了南部县特有木雕风格的精工文玩川扇。他便是南部县孔氏折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孔键。 上个月底,孔氏折扇被列入南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月18日,记者采访了孔键。

外出打工 拜师学制扇技艺

孔键是土生土长的南部县人。儿时,他便跟随叔爷孔凡盛学习篾扇、蒲扇的制作,并跟着父亲孔猛学习雕刻。“那时,扇子还是夏季的必备之物, 加之传统的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抱着对它的好奇,我开始学习扇子的制作。” 孔键说,在家庭浓厚的艺术氛围熏陶下,他开始专注于磨炼制扇技艺。

“我十几岁时,在南部县城见到折扇,发觉折扇携带方便,也很适用, 就回家砍竹破篾做扇骨,用旧报纸做扇面,用桐仔浆做胶水粘扇面, 做出来人生第一把折扇。”孔键说,现在风扇、空调走进百姓家,扇子慢慢就退出了视线, 靠家族的扇子手艺已难养家, 后来他只能放弃做扇,离家去打工。

“在浙江打工时,我见到许多还在从事传统制扇手艺的老师傅, 也看到了许多做工精美的文玩折扇, 勾起了我年轻时的折扇梦想, 便决定进入一家扇厂做工。”孔键说,后来在扇厂做工的多年间, 经过不断地积累经验和学习,对制扇已经有十足的把握。

在自己制扇技艺渐渐成熟之后,孔键并没有终止学习之路。后来, 他拜了浙江省安吉县折扇制作代表性非遗传承人、 浙江湖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张北兴为师,几年下来,终于学有所成。

一把折扇 70余道工序

蜀扇又称为川扇, 不仅用料讲究,做工精细,而且花样种类繁多,有团扇、蒲扇、纨扇、纸扇、娟扇、竹丝扇、羽毛扇等等。孔键制作的折扇, 是将几项传统工艺和老川扇工艺结合,制作出的具有特色的工艺品。

制作一把扇子, 孔键需要三四天时间。“一把折扇从取料到成扇,期间要经过晒、煮、闷、削、 锯、 磨等工序, 多则70余道。”孔键告诉记者,首先是要选好料,无论竹料或木料,都要经过选料, 选料就是看材料尺寸、密度够不够,适不适合加工成折扇,有些木头由于“走性”比较大,容易变形,并不适合做折扇。 竹料需要经过锯筒和劈料,木料则是需要开料。

“然后就是煮,竹料还需要煮料,煮过之后晾晒,木料则不需要煮料。都处理好了,接下来就是拉小骨, 就是把竹料放在造型刀上面,用手拉出小骨,大骨也是在造型刀上面先拉出大概的形状。然后大小骨钻孔。”孔键说,这一系列工作完成之后,还要经过造型、打磨、抛光、定型、雕刻、烫画等。

“全部完工之后,最后进行烫钉,牛角钉是折扇的眼睛,一把好的折扇,有个好的扇钉,也相当于画龙点睛的效果。”这些工序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需要非常细心、耐心,一丝不苟去完成。

非遗传承 创新弘扬传统文化

“我认为非遗的传承不仅是要传承传统文化, 更重要的是在传承的同时还要进行创新。”孔键说,在制扇学习中,他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由于父亲孔猛是南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孔氏木雕的传承人, 孔键从小便跟着父亲学习雕刻技艺。 在学习折扇工艺之后, 他就将雕刻技艺和折扇技艺相结合,扇子成型后,在扇骨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同时, 他又将烫画技艺与折扇制作也结合了起来, 用一种特制的铁笔在扇骨上面烙印制成艺画。孔键将烫画、 雕刻这两项传统的技艺与折扇制作巧妙融合, 让这三项传统技艺焕发了新的活力。

“这些年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急剧变化, 电扇和空调的出现使扇子的重要性急剧下降,加上原辅材料稀缺, 技术人才不足等原因这些工艺已濒于失传。”孔键说, 由于制作折扇过程辛苦又单调, 很多人不愿意学习这项技艺,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体验、学习这些传统文化,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一点关注和兴趣,才能代代相传。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真 文/图 实习生 丁红菊

新闻推荐

干部任前公示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任职管理办法》的规定,为进一步减少用人失察失误,把干部选好...

南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部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