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上的武术非遗 薪火传承120年
昨(14)日,记者获悉,上个月底,南部县建兴镇的陈家拳,被列为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天,记者见到了陈家拳第六代传承人陈骄龙。他说,陈家拳是建兴镇陈家坝村陈骄龙家传的武术,于1901年传入,距今已有120年,历经六代传承,是一种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拳术。
从小结缘 心中有个“武侠梦”
“行拳快如风、脚下步如风、桩子稳如钟。”伴随着一声呐喊, 只见陈骄龙凝神静气,片刻沉寂后, 拳密如雨点,一招一式有板有眼, 刚柔并济、神形兼备。陈骄龙身着武术服装,从他的精气神一点也看不出他已年过50。陈骄龙是南部县陈家拳第六代传承人,在他的长期教学和推广下,这项拳种如今已为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我爷爷辈经常练习这套拳法。我从小耳濡目染,喜欢上了传统武术,爷爷传给我的大伯父,再由大伯父传给我。”陈骄龙告诉记者,小时候大伯父练拳, 他就喜欢在一旁观看,学习一招一式。当时,他看到大伯如此厉害,也希望自己以后能够像大伯一样成为“武功高强”的人,当一个武侠小说里那样的英雄。
6岁时, 抱着强身健体的目的,陈骄龙开始跟着大伯父系统地学习陈家拳。“每天天还未亮,我就要起床练习基本功。” 陈骄龙告诉记者, 要想练好陈家拳,最重要就是要练好基本功。那时条件不好, 没有沙包让他练习,只能在榆树上练,有时甚至练得手红肿开裂,还得继续坚持。
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陈骄龙在拳法上总算摸清了门路,渐渐地他开始研究一些新的招式和套路。“上几代,陈家拳都以简单、实用、击打性强、杀伤力度大为目的。”陈骄龙告诉记者,但是到了现在, 他稍做了一些变化,同样简单易学实用,相对杀伤力要小些,更多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传承武功武学为宗旨。
工作忙碌 仍不忘练习陈家拳
1992年,陈骄龙参加了工作,但并没放弃武术,只要一有空, 他就会在空地上练习。“从小我就有个‘武侠梦’,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坚持了下来。在后来的日子里,不论严寒酷暑,我每天都会花上几个小时练习。”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在后来的十几年里, 陈骄龙在练习武术的同时, 还不断学习音乐方面的知识, 成为了一名创作歌手。2006年, 他发行了自己的唱片。一位习武之人竟然能在音乐艺术方面有所成绩,这两者不冲突吗?当记者发出这样的疑问时, 陈骄龙坦言:“其实武术和音乐包括医疗方面都是相通的。”
“在平常的练习中,常常会不小心弄伤自己, 一些小伤不可能每次都去医院。 这些时候通常都是自己处理。” 陈骄龙告诉记者,其实练习武术也需要很强的节奏感, 这些都是学习音乐知识带给他的好处。
最大愿望 将传统武术传承下去
据陈骄龙介绍, 陈家拳想要学好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在学习陈家拳的过程中, 应该找到拳中的乐趣和奥妙。 陈家拳共有二种打法和五种功法,二种打法是指左心拳打法和平衡拳打法。五种功法是指,桩功站式、筋功六式、腹功吸式、意功劲式、指功内式。主要招式有霸王开弓、陈家拳定式等。学到功法中期就能感受到身体的变化,对体内器官有健康作用。 初练时感到吃力, 坚持下去也能享受到其中的乐趣。
“练习陈家拳,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陈骄龙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参与武术练习, 将这项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陈家拳第六代传承人”这个沉甸甸的称号, 对于陈骄龙来说意味着责任和使命。“目前, 有十几个人跟着我学习陈家拳, 年龄从5岁到50岁不等。”陈骄龙告诉记者,自己15岁的儿子也在跟着自己学习, 目前对拳法已经基本熟悉。 至于传承人代表, 陈骄龙说,现在还没有考虑,不一定是自己的儿子来“接班”,要看今后学生们的表现,包括身体状况、品行等,都是他考量的依据。他希望通过让陈家拳走进校园、走上舞台、挖掘爱武习武之人、 将陈家拳传承下去。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真 文/图
新闻推荐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冯方雄)近日,省妇联发布了2020年第四批四川省“最美家庭”名单。记者从市妇联获悉,南充共有周蓉家庭、...
南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部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