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 开启百姓多彩生活
“十三五”以来,南部县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 探索“文化+融合” 发展之路,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南部县争当“三个排头兵”、争创全市经济副中心、争做“次极核” 先行区提供了坚强的文化支撑。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城乡
2020年12月31日,记者走进大王镇羊角山村, 只见村道公路两旁民居、 党群服务中心等的显著位置,都能看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群众自立自强脱贫奔康” 等内容的宣传文化墙。
在羊角山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农家书屋里,有一面“有声图书文化墙”,不少村民正拿手机扫码听书。 南部县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10月下旬, 县图书馆完成了大王镇羊角山村、 八尔湖镇纯阳山村等村的农家书屋分馆数字化建设,让数字阅读机、有声图书走进乡村。
县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充分发挥文化惠民、 文化扶志等功能,在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基础上,加大基层文化室、图书室等硬件设施建设,丰富村民文化生活。5年来,该县新(改、扩)建文化院坝235个,建成配置有图书室、 广播室、活动室的村级 文 化 活 动 室1039个, 楠木镇花冠庙村、盘龙镇中窑坝村、五灵乡三角山村等19个村被评为四川省“文化扶贫示范村”。 在不断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同时,该县还大力开展“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2000余场次。 通过艺术指导、设备支持等形式,在部分村组建起各类民间文艺团体100余个。
一个个文化活动阵地建成、一项项文化惠民活动开展,将公共文化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了文化惠民零距离。
地方特色文化保护传承形式多样
2020年12月29日,柳林幼儿园内,一场以“南部四绝花样玩、民间艺术代代传”为主题的民俗文化节展演拉开帷幕。舞台上,孩子们通过舞蹈、皮影等不同表现方式, 诠释对非遗文化的认识。
日前, 四川省文旅厅公布2020年四川省乡村艺术节群众文艺作品比赛获得名次作品名单,在音乐类作品中,独具南部地方特色的民歌《吼拐》排名第二。与此同时,在第十七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上,《吼拐》获得银奖。
“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在发展中创新。”县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深挖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才能留住南部记忆、 夯实文化阵地、推进文化繁荣。近年来,该县编撰出版了《南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部县文物揽胜》等文化类书籍,编排大型历史文化戏剧《陈母教子》,创编《在南部天空下》《把小康带回家》等本土歌曲,马王皮影、群龙剪纸、升钟湖树皮画、蛋壳画、根雕等被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大繁荣引领乡村大发展
翻阅南部2200余年建县史,工部尚书李先复、陈氏“一门三状元”、大学士蒲宗孟、抗日英烈柴意新等历史名人不胜枚举。傩戏、剪纸、皮影、花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一桌丰盛而精美的文化大餐。这里还有被誉为“阆南仙地”“嘉陵第一名山” 的禹迹山,保留着明清风貌的石河古镇,长坪山烈士陵园、“升保起义”纪念陈列馆等。 县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该县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 红色文化资源,以文化引领乡村振兴。
目前,南部县开发了以根雕、树皮画、傩戏面具等为主的创意文化产品,打造以桂花茶、嘉陵江奇石等为主的文旅产品,南部县文化类从业人员达1万余人, 文化产业总产值上亿元。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正成为引领乡村振兴新引擎。
“十三五”期间,南部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旅融合有机统一起来, 开创了南部县文化事业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南部记者站 李果 周静 文/图
新闻推荐
南部县黄金镇人民政府因保管不善,将南部县寒坡乡计划生育服务站位于南部县寒坡场的《国有土地使用证》遗失,根据《不动产登...
南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