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皮影戏: 传承三百年的世界级非遗

四川政协报 2019-07-26 00:37 大字

■贾登荣

近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通过,南部皮影戏被正式列入联合国“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部皮影戏起源于南部县马王乡,又叫马王皮影戏,在此前的2008年,已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地处川北的马王皮影戏为何能获此殊荣?马王皮影戏发展现状如何?

兼收并蓄 马王皮影戏“叫响”川北

约300年前的清雍正年间,马王乡观音山村人何应贵看到乡村文化生活贫乏,萌生了创办一家皮影社的想法。

那时,川北地区早就有自己的皮影艺术,但皮影的造型制作比较粗糙,每个造型身高达2尺多,十分笨重,不便于表演操作。何应贵听说陕西渭南的皮影身高只有8寸,轻巧玲珑,易于操作表演,而且皮影雕刻工艺精致,表演艺术精湛,便产生了拜师学艺的念头。

不过,千里迢迢去到陕西渭南,拜师学艺的大门却没有向他敞开。拜师不成,何应贵就悄悄跟着一个皮影班子,装成普通观众,观看他们的演出。生性聪明的何应贵,在反反复复观看了多场演出后,悟出了许多门道。然后,他购买了一些制作皮影的材料,返回了千里之外的家乡。没过多久,他创办的“兴隆皮影班”诞生了。

皮影班初创时,虽然借鉴了陕西渭南皮影的优点,但并没有完全走出川北本地皮影的樊篱,尤其是在人物造型、景物布局方面比较粗糙,幕后操作常常需要2个以上的拦门师(俗称走影子的人)配合才能完成,鼓师、乐师等需要4人,如要聘请专职演唱人员的话,整个剧团就需要10多个人。

为了降低演出成本,减轻雇主的负担,何应贵决定,进行大胆的改革,让马王皮影戏脱胎换骨。他从皮影制作开始,在材料的皮张厚薄、雕刻制作、屏幕(俗称亮纸)透明度等方面进行改良,在皮影人物造型上吸取脸谱、剪纸艺术和渭南皮影的优点。改良后的马王皮影戏亮相后,让观众耳目一新,赢得一致好评。前来请“兴隆皮影班”上门演出的雇主络绎不绝。很快,他们的足迹,不仅踏遍马王乡及附近山村,还慢慢走出南部,活跃在整个川北。

迎难而上 大胆创新求发展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川北地区许多曾经风风火火的皮影班子,都停止了演出。马王皮影戏同样走到了十字路口。马王皮影戏第七代“掌门人”何正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马王皮影传承下去。经过一番打听,他得知一家皮影班子准备出售皮影道具。他赶紧带着现金,去到几十里外,购买回皮影头像378个、兵卒5堂、影身60件、刀枪剑戟20件,以及其他演出道具。有了这些道具以后,何正同把自己的侄儿何天奎叫来,叔侄俩开始偷偷练习荒芜多年的皮影技艺。

然而,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电影、电视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农村文化娱乐阵地。面对电影、电视对传统艺术的挑战,何正同开始大刀阔斧地对祖传的皮影戏进行了一番彻底的改革。具体表现在:

表演创新。过去的皮影表演,人们有个形象的叫法——“一窝蜂”。就是说,皮影演出时,拦门要两到三人,音乐(锣、钵、鼓、胡琴、唢呐)要三四人,总共要七八人才能演出。何正同经过一番探索,决定精简表演人员。通过几年的努力,马王皮影戏实现了皮影演出时,只用1人拦门(表演),锣、钵、鼓、胡琴、唢呐等全堂乐器也由一个人演奏,演出阵容由过去的七八人一下子变为只需两三人。“单人拦门演唱,单人演奏乐曲”,成为马王皮影戏与其他皮影戏显著不同的特色,创造了“一口说唱千古事,两手摆弄百万兵”的奇迹。

剧目创新。过去,皮影戏主要演出鬼怪、神话一类的故事题材,马王皮影戏博采众长,对川剧等其他艺术门类演出的优秀剧目中适合皮影演出的进行改编,先后将《穆桂英挂帅》《十五贯》《武松打虎》《铡美案》《逼上梁山》《八件衣》《谭记儿》等30多个川剧剧目移植到皮影戏中,使马王皮影戏演出的剧目一下子增加到200多个。同时,还根据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故事,创作出新的剧目,受到群众的喜爱。

传承创新。多年来,马王皮影戏都奉行“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女,传长不传幼”的门规。马王皮影戏的班主何正同打破陋习,不但教自己的儿子、侄子学习皮影表演,还鼓励自己的儿媳妇也学习皮影,让皮影首先在自己家族中得到普及。他们还在县文化馆的支持下,与学校联合,开办皮影培训班,让更多的人了解皮影艺术,学习皮影艺术。

强强联手 由家族传承到新式传承

2008年,在马王皮影戏成功入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久,一生酷爱皮影艺术、钻研皮影艺术的马王皮影戏第七代传人何正同去世了。马王皮影戏还能够再续辉煌吗?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县文化馆,开始与马王皮影戏第八代传人何华平、何天奎接触,希望将马王皮影戏从单一的家传模式,转化为家族传承与社会传承相结合的复合模式,从而保证将这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推向新高。

县文化馆的提议,得到马王皮影戏传人的响应与同意。于是,一种新的传承方式出现了:县文化馆专业干部何中平,与何华平、何天奎一道,担负起传承马王皮影戏的重任。在马王皮影何家班的基础上,县文化馆创办马王皮影剧团,马王皮影何家班与马王皮影剧团联手,共同对传统皮影进行继承弘扬。目前,以何华平为传人的马王皮影何家班,长期驻扎在重庆等地,为观众演出;而县文化馆的马王皮影剧团,则经常参加县上的大型活动,为推介本土文化贡献力量。二者的结合,让马王皮影的根扎得更深,枝叶更加茂盛。

合作,增加了马王皮影戏的传承人数,也让马王皮影戏的剧目更丰富,更贴近现实。几年来,在保留马王皮影戏原有剧目的基础上,县文化馆又组织人员,创作了新的剧目。北宋时期,南部县出现了“一门两状元三进士”的陈氏家族,尤其是陈尧咨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县文化馆根据历史真实故事,创作了记述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故事的皮影戏——《卖油翁》;接着,他们又创作出《陈母教子》的皮影戏。《陈母教子》这出戏有着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成为四川省第三届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中,唯一入选的皮影戏。

新闻推荐

看书学习“充充电”

本报讯7月16日,记者在县图书馆看到,前来阅读和借阅图书的人络绎不绝。南部图书馆现有馆藏图书20万余册,2018年共接待读...

南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