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教育扶贫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南充日报 2017-06-07 04:06 大字
■2016年累计发放教育资助金6800余万元,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全覆盖;

■开展“三个”结对关爱,助留守学生成长成才;

■2016年开办培训班76期,帮助1316名贫困毕业生稳定就业。

●张枥 李果 曹伯同

今年5月,全省教育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南部县召开,省教育厅及全省各市州教育系统的相关负责人通过查看硬件设施、软件资料以及走访学生等方式,调研了南部县教育扶贫取得的成效。南部县在教育扶贫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建档管理 促应助尽助

6月5日,记者走进南部县永定镇永定初中时看到,一群学生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跳起了竹竿舞。“感谢学校和社会给予的帮助,让我有机会重返校园,和大家一起开心学习、快乐成长。”贫困学生何晓英说。

何晓英家里5口人,父亲常年患病,哥哥初中毕业后外出务工,残疾的母亲在村子附近打零工,还要照顾70多岁的奶奶,一家人过得十分清苦。“我曾一度有过放弃读书的打算,但母亲坚持让我上学。”说起家里的情况,何晓英心事重重。如今,她再也不用为上学的事发愁了,该县出台一系列在校生教育资助政策,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支撑。

“除了政策性的‘三免一补\’外,学校还为贫困学生申请了教育救助资金,并发动老师捐资捐物,做好控辍保学工作。”该校校长李冬泉说,经精准核实,目前该校有67名贫困学生,均享受了国家及地方的各类教育政策资助。

据介绍,去年以来,该县建立了教育扶贫资金管理册。贫困学生每享受一次资助就记载一次,做到资金发放全程公开;对在省外就读的南部籍贫困学生,通过对接、发送公函,确保学生按标准及时享受资助。

为保证帮扶政策覆盖到人,南部县还创新制发了《南部县教育扶贫政策明白卡》,对不同学龄阶段的学生实施5大类、10项资助政策,并实行一户一卡,让学生及家长一目了然。为杜绝学生“轮流受助”现象,该县结合国家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进行“双核实”“三一致”校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教育扶贫信息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轨迹留痕,对已毕业贫困学生及时销号,将新入学贫困学生及时纳入,对已脱贫家庭在校生继续帮扶,巩固脱贫成果。

据了解,2016年,该县累计发放各类助学金、教育救助金、公益助学基金等教育资助金6800余万元,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全覆盖。

结对关爱 助成长成才

“注意我们所画物体相互间的位置,学会利用色彩来区分层次……”当天,记者在建兴镇建兴小学“合一书院”看到,虽然已经放学,还有一群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绘画。

“他们大多是贫困家庭的留守学生,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辅导老师杨建已不是第一次在放学后给孩子们上课了。他说,除了鼓励孩子们积极参加兴趣班,他每天还要陪着孩子们做功课、散步、聊天。

家住碾垭乡付家庙村的杨舒慧是杨建带的留守学生之一。父母在外打工,杨舒慧从小借住在建兴镇的亲戚家。对于目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状况,这个12岁的女孩流露出同龄人未有的沉稳,她告诉记者,在学校的关心和老师的关爱下,她虽有遗憾但也满足。

“对于贫困学生,我们坚持‘三个\’结对关爱,关心生活、关注心理和关切成长。”该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县实行一名帮扶干部结对关爱一个贫困学生,帮扶干部每周至少与帮扶学生联系一次,每月至少与贫困学生家长、监护人或班主任老师交谈一次,每年至少为贫困学生家庭办一件以上实事,并及时掌握贫困学生生活、思想和学习状况,通过资金、实物等方式帮助贫困学生家庭渡过难关。对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干部每月至少与其共同生活1天,进行心理辅导和习惯教育。

该县实行一名任课老师结对关爱一名贫困学生的办法,每名教师至少结队帮扶1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每月对帮扶学生进行2次以上心理疏导和学习辅导,每学期进行3次以上家访。对残障等级较高、失去行动能力的贫困学生,还开展结对教师定期送教上门服务,让残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

该县还采取一名爱心人士结对关爱一名特困学生的措施。对享受了资助政策后,学习、生活仍有困难的贫困学生,特别是在校高中生、大学生,由15家南部驻外商会和8家县内行业商会为其推荐爱心人士,进行“一对一”资助,直至其大学毕业。截至目前,已有1105名爱心人士结对资助贫困学生1211人。

技能培训 保稳定就业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告诉大家: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南部三中职业技术学校高一22班贫困学生袁翀告诉记者,如有机会,他打算继续深造。

但在此之前,袁翀还一筹莫展,“想读书没有钱,想打工又缺技术。”该县出台的一系列教育帮扶政策,帮助他解决了上学的后顾之忧,还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通过资助、引导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及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帮助贫困群众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收入。”该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县通过变“输血”为“造血”,让贫困家庭毕业生可以用勤劳双手去创造未来、根除贫困。

2016年,全县3所中职学校开展“校门口”专班集训,实行30人以上“请人来校”、20人以上“办班到乡”、10人以下“送教进村”的办法,对完成基础教育,但未能升入大学的贫困学生开展数控、挖掘机、焊工等技能培训。全面落实免餐饮费、住宿费、生活用具费、资料费、实习工装费、补助培训费、交通费的“5免2补”政策,开办培训班76期。在南部驻外商会或县内行业商会推荐就业,帮助1316名贫困毕业生稳定就业。

该县开展“厂门口”异地送训,对南部驻外商会集中安排就业的贫困毕业生,委托商会聘请当地培训机构代为培训,对参训人数较少的贫困毕业生,实行自主参加外地机构培训,凭发票回县内兑现补贴的办法。目前,已委托15个南部驻外商会开展贫困毕业生技能培训1300人次。

该县还开展了“家门口”流动轮训,依托小庭院、小养殖、小作坊、小买卖“四小工程”及“农民夜校”,对在家贫困毕业生常态性开展柑柚、畜禽、速生林等实用技术培训,实现种植业育苗、嫁接、管护、收获“四进田间”,养殖业配种、产仔、防病、催肥“四到农家”,帮助贫困户稳定增收。

此外,该县还加大教育事业投入,按照“乡乡有标准中心校”要求,积极优化办学条件,先后投入资金近6亿元,新建、改建校舍26.6万平方米,建成标准中心校88所,多媒体“班班通”、宽带网络“校校通”覆盖率达100%。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采取定向培养免费师范生、公开考聘、考核招聘等措施,充实1039名新进教师到农村任教。

◆名词解释

“三个”结对关爱

一名帮扶干部结对关爱一名贫困学生。帮扶干部每周至少与帮扶学生联系一次, 每月至少与贫困学生家长、监护人或班主任老师交谈一次,每年至少为贫困学生家庭办一件以上实事,并及时掌握贫困学生生活、 思想和学习状况,通过资金、实物等方式帮助贫困学生家庭渡过难关。 对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干部每月至少与其共同生活1天,进行心理辅导和习惯教育。

一名任课老师结对关爱一名贫困学生。 每位教师至少结队帮扶1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每月对帮扶学生进行2次以上心理疏导和学习辅导,每学期进行3次以上家访。对残障等级较高、失去行动能力的贫困学生,还开展结对教师定期送教上门服务。

一名爱心人士结对关爱一名特困学生。对享受了资助政策后仍有困难的贫困学生,特别是在校高中生、大学生,由爱心人士进行“一对一”资助,直至其大学毕业。

新闻推荐

全省教育扶贫现场会南部召开

(王林均)5月17日,四川省教育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南部县召开,省教育厅领导以及来自全省各市州教育系统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当天的现场推进会。本次推进会上,参会人员先后来到南部三中、建兴小学、...

南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