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决战脱贫攻坚 攻克“最后堡垒”
"> " target="_blank">◆开栏语
南充市第六次党代会将于本月下旬召开,这是南充市奋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营造迎接党代会召开的热烈、浓厚气氛,提振全市各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信心、鼓舞斗志,助推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实现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本报今日起开设“南充新未来·成渝第二城 迎接市第六次党代会召开”专栏,重点报道南充市经济社会及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张春华
9月28日上午,南部县定水镇龙凤村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市委书记宋朝华带着脱贫攻坚评估检查组走村入户,认真了解并记录他们的产业发展、医疗改善、危房改建等情况。
这已是宋朝华连续第三天在南部县实地评估检查脱贫攻坚工作。当下,脱贫攻坚已成为南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南部、蓬安两个贫困县摘帽,317个贫困村出列,13.6万人脱贫”,这一艰巨年度目标任务既是鞭策更是激励,南充全市干部群众以首战必胜、决战全胜的勇气和决心,全力攻克“最后堡垒”。
蹲点督导:33名市级干部,404名县级干部、996个帮扶单位、1290个驻村工作组、1290名“第一书记”、1375名驻村农技员全部下沉、蹲点督导,与贫困户家家见面,实现全覆盖、满辐射。
在8月7日召开的全省脱贫攻坚蹲点督导工作电视电话会结束后,市委、市政府立即进行安排部署,决定在全市范围内认真开展蹲点督导工作,按照省委书记王东明提出的“四个锁定”的要求,用最严的责任、最严的督导、最严的奖惩,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从8月中旬开始,33名市级领导带队,深入到今年317个退出贫困村蹲点督导,按照事前不打招呼的工作方式,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标准是否达标;“五个一”帮扶机制落实情况;省市项目资金到县情况,资金整合及项目进度情况,到户资金使用情况;危旧房改造和易地搬迁建设情况等进行蹲点督导。
宋朝华3次到仪陇、蓬安、南部督导脱贫攻坚。在每一处农家院坝,宋朝华与贫困村民面对面谈心,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在每一个脱贫奔康产业园,宋朝华认真了解产业规划和发展,为园区解决困难和问题。
“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还很重,面对这场只能胜不能败的战斗,我们没有任何退路可言, (紧转2版)(紧接1版)必须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敢打必胜。”这是宋朝华对全市党员干部的叮嘱和要求。
以上率下,全市各地迅速行动。404名县级干部、996个帮扶单位、1290个驻村工作组、1290名“第一书记”、1375名驻村农技员全部下沉、蹲点督导,与贫困户家家见面,实现全覆盖、满辐射。
在脱贫攻坚蹲点督导中,各县(市、区)、乡镇、村组和驻村工作组,均按照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和选准对象、找准原因、定准类别的要求,采取“户申请、组评议、村审查、乡(镇)审核、县审定”和“实地核实、到村到户,严格程序、群众评议,公平公正、三榜公示”的方式逐户开展贫困状况调查摸底,全面掌握贫困户基本情况;按照贫困村退出“五有一低”和贫困户脱贫“两不愁、三保障”“三有”“四个好”标准,针对贫困村、贫困户实际情况,建立县、乡、村三级扶贫规划体系,推进扶贫产业项目在各贫困村全面开花;各县(市、区)、乡镇均成立了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两个全覆盖”“五个一”要求落实了驻村帮扶力量。
从蹲点督导一开始,市纪委就全程参与其中,重点查处不在状态的人,挖掘不落实的事,启动问责问效程序,让不干事只站位的干部让位。
蹲点督导的效果迅速显现。在仪陇县马鞍镇险岩村,50天时间即完成了食用菌大棚建设,30天时间修建一条通村水泥路,不到半个月就建起了一口山平塘;西充县青龙乡庙子嘴村在乡村干部、“第一书记”、帮扶单位的积极争取下,两个月给村民新建了灶台、安装了天然气,还硬化组道路3.5公里、产业路750米,筑成脱贫奔康幸福路。
明察暗访:“事先不打招呼,全程不要陪同,事后不接受招待”,了解第一手真实情况;紧紧抓住乡(镇)党委书记这个关键要素,严肃问事问人问责,针对存在问题具体分析,限期整改,扎实推进。
6月8日,一群“神秘人物”来到蓬安县兴旺镇高石坎村。他们没和任何当地干部打招呼,直奔村民家中。“老乡,你家的房子这么破,政府有没有说帮你们重建?”“建个鬼哦,都是空了扯,说了半天,砖都没看到一块。”
这一群人,就是市脱贫攻坚暗访督查组。自5月以来,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成5个暗访督查组,不定时深入到脱贫村和非贫困村进行暗访,暗访组直接与贫困户接触,重点围绕“五个一批”、“六个精准”、“五个一全覆盖”落实情况进行暗访。
暗访督查组在每个贫困村暗访一天,暗访过程全程录音录像,暗访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每日快报》,第一时间反馈到贫困村所在县(市、区)党委政府,提出整改措施。暗访录音录像刻制成光盘,制作成专题片,发送各县(市、区)组织观看。
8月9日,当暗访督查组再度来到高石坎村进行回访时,情况已发生巨大变化。在一处宽阔平地上,该村易地搬迁集中建房已全面启动,有的工人忙着搅拌砂浆,有的忙着砌砖。
截至回访当天,该村危房改造18户,已完成12户,其余6户正在建设中;易地搬迁11户,已完工6户,其余均已启动。
“现在我好满意,好高兴哦,百个感谢,千个感谢,万个感谢。我就是写不来字,不然一定要给干部们写封感谢信。”面对暗访督察组,贫困村民黄国龙不禁拍手称赞。
曾经被暗访通报过的青龙乡党委书记杨聪说:“市上对我们进行暗访督查,警醒了我们,也帮助我们发现了问题,找到了差距。我们工作找准了着力点,今后干事会更加有力。”
“发一百次文件,不如暗访一次。”据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向贵瑜介绍,暗访督查事先不打招呼,全程不要陪同,事后不接受招待,务必了解第一手真实情况;紧紧抓住乡(镇)党委书记这个关键要素,发现问题,严肃问事问人问责,针对存在问题具体分析,限期整改,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自正式开展暗访督查以来,暗访督查组到村暗访、回访共计150余次,印发《每日快报》82期。查出存在的问题1000余条,整改落实1000余条。市纪委对整改不力的阆中市金子乡党政主要负责人予以免职。
激发内生动力:通过扶贫“扶志”,让贫困村民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增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加强对村民行为习惯的引导教育,让他们不仅“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更能“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尽管近来南充天气阴冷,却冷却不了贫困群众脱贫的热情。
在南部县碑院镇高觉村的一个农家院子的墙上,“自力更生、和睦友善、勤耕苦作、有胆有识”八个大字格外醒目。这家的主人叫张长福,曾是村里的贫困户。
见有人来访,张长福和妻子宋玉菊连忙上前热情招呼。“这都是镇、村干部贴上去的,他们经常来宣传扶贫政策,鼓励我们脱贫致富。”宋玉菊说。
在村里发展扶贫产业时,张长福、宋玉菊夫妇一开始并不愿加入,就想着政府的救助,等靠要思想严重。镇、村干部将两人作为重点,告诉他们“勤劳致富光荣,懒惰永远无法摆脱贫困”的道理。两人逐渐认识到自己思想的落后,决定奋起直追,彻底甩掉“贫困帽子”。
“在政府的帮助下,家里现在养了8头猪,50只鹅,今年7月我就脱贫了。”宋玉菊高兴地说。
据该村“第一书记”周娟介绍,宋玉菊不仅积极发展产业,还主动申请入党,“看着她家有这么大的变化,我们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贫困户的信心树立起来了,干劲十足。目前,高觉村已有43户贫困户发展了小家禽养殖,户户都建成了400平方米以上的养殖场地。
高觉村的可喜变化,是全市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缩影。在脱贫攻坚中,各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扶贫先扶志”,通过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教育,让他们增强脱贫的愿望和信心,主动投身到脱贫攻坚中来,各项工作开展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仪陇县新政镇安溪潮村,新建成的贫困村民易地搬迁安置房集中区美观大气。走在其间,地上很难看到垃圾。
贫困村民唐明珍说:“政府帮我们修了这么好的房子,镇、村干部多次上门告诉我们,‘自己也要争气,莫把这里搞得乱七八糟\’。我们自己肯定也想环境好一些,所以人人都爱护环境卫生。”
整洁靓丽的安溪潮村,已成为南充脱贫攻坚的注脚———不但推动贫困村民经济脱贫,也让他们“精神脱贫”。
9月20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吴群刚履新后的首次调研,就是到安溪潮村。看到这里良好的村容村貌,吴群刚说:“就是要充分发挥好基层干部的作用,通过加强教育和引导,让贫困村民不仅能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还要让他们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新闻推荐
南部业主探索蚕桑产业发展新路径□本报记者周金泉10月25日,在南充市南部县传弘蚕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保城乡香炷山基地,一片片桑园郁郁葱葱,社员们正在晾晒着今年生产的最后一批僵蚕。社员宋勇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