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耕播效率高农民增产又增收
本报讯 (易立权 记者 伍力)6月13日,记者从南充市农牧局获悉,截至今年5月,该市已流转土地105333.3公顷,近1/3实现机械化操作,主要农作物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0.9%。
“这是内外因倒逼下,南充农业求变的体现。”南充市农牧业局副局长黎德富说。
一组数据显示,南充市农业人口约为600万,从事耕种的人数约200万,且大部分是老幼留守人口,农村劳动力缺口大。对此,南充市农牧业局农技站站长曾宪堂深有体会。4年前,他还是推广“麦、玉、豆”“麦、玉、苕”等套作模式的直接负责人,如今不得不跟着转变。“虽然高产,但是对劳动力依赖大。之前在丘区大力推广的模式已难以为继。”曾宪堂说,目前推广的新两熟净作种植模式,程序简单产量可观,整个翻耕、施肥、种植、收割全程机械化操作。
外因则来自国外低价粮食冲击。“国外粮食生产的亩产成本低于国内。目前,进口粮价到岸价格实际上已经低于国内粮价。”黎德富说,南充作为产粮大市,加快机械化水平已成当务之急。
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率先求变。在南部县三观镇元宝山村,金宝山种养专合社法人董国周流转73.3公顷土地,其中53.3公顷种植粮食。最近,在刚收完小麦的地里,他又种上玉米。“种小麦用旋耕机一过,地翻过来,播种也完成。收小麦的时候,收割机直接脱粒,秸秆打碎还田还能增肥土地。”提起农业机械化,董国周连连赞叹。董国周算了一笔账,“以小麦收割为例,一亩地3个人1天才能完成,每亩人工成本600元,而机械操作10多分钟完成,每亩成本仅200元。”
连片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助推农业机械化的最大动力。在西充县观凤乡桥楼子村,连片水田一眼望不到边,蜿蜒河道顺流而下,工人在田间修护“十”字网格护坡,这里是“西充万亩粮油基地”的一部分,稻谷的育苗、栽种、管理、收割全程机械化。“目前,南充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约140万亩。示范区内机械化水平达70%。”黎德富说。
南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部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