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 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市政府代市长宋朝华在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改革创新
充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支持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全面完成农村产权确权颁证
大力搭建创新创业载体。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启动建设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孵化中心,扎实推进大学生科技园、中法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力争创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支持建设“孵化+创投”、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器。加快建设西华师范大学科技园,支持现有产业园区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鼓励县(市、区)开展省级创新型城市试点。
积极培育创新创业主体。 加快推进创新改革,鼓励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作价出资入股,支持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扶持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支持发展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研发创新战略联盟,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入实施“嘉陵江英才工程”,积极引进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壮大创新创业队伍;大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大力实施“归雁计划”,加强与异地南充商会的深度合作,吸引优秀企业家返乡创业。
扎实抓好结构性改革。健全完善支持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和有效办法,鼓励企业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本土品牌,尽力盘活停产半停产企业。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全面实行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扩大有效需求,疏通供需渠道,逐步消化房地产市场存量。扎实开展降成本增效益专项行动,全面落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政策措施,抓住关键点,打好组合拳,努力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产经营性成本。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扎实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加快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有序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力争实现全市农信社全面改制为农商行,推动南充发展公司、市国投公司、市工投公司等融资平台转型发展,探索成立中小微企业转贷基金公司和农村专业合作资金互助社,力争实现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发展。着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探索开展企业员工持股试点。
投资拉动
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实施“南充交通三年推进方案”主动融入“成渝西昆菱形经济圈”
强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南充交通三年推进方案”,开工建设南泸高速公路和南充过境高速公路广南至南广段,加快建设巴南广、绵西和营达高速公路,扎实推进一批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升级和一级公路、农村公路建设。抓紧推进嘉陵江航运配套工程、南充港都京作业区一期后续工程建设。加快实施高坪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逐步开通更多国内航线和一些国际航线;认真做好阆中机场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升钟水库灌区二期、金鸡沟水库建设,开工建设双叉河水库,抓好亭子口灌区工程前期工作,确保油房沟水库年内竣工。加快推进“数字南充”“光网南充”和“智慧城市”建设,启动“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建设。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完善区域性油气管网建设。
务实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抢抓“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机遇,依托兰渝铁路过境交汇,主动融入“成渝西昆菱形经济圈”,进一步加强与重庆、西安等毗邻区域的合作,巩固提升与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环渤海湾及港台等发达地区的联系。积极参加“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西博会”等重大招商活动,精心组织开展“朱德诞辰130周年”“汽车汽配产业专题招商”等重大活动,扎实有效做好投资促进、经贸合作等工作。加强与海外商(协)会、同乡会及驻海外商务机构的合作,积极拓展境外招商区域,提升对外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全力抓好项目包装争取。积极对接国、省政策导向和投资方向,精心谋划一批战略性、基础性重大项目,全力争取嘉陵江流域综合保护开发、蓉京高铁(成南达段)、汉巴南铁路、南充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南充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中法农业科技园等项目进入国省“十三五”专项规划和重点区域规划,力争南充至潼南高速公路、太极集团四川(西充)生产基地等项目年内纳入国省项目库。着力提升项目包装成熟度,丰富项目储备,强化动态管理。
转型升级
全力促进实体经济振兴
实施“促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推动实体商业创新转型
狠抓工业提质增效。以实施“强基工程”为抓手,着力打造工业发展平台,抓紧推进南充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吉利南充项目年内完成整车生产线厂房建设及设备安装。加快推进南充经开区晟达新材料系列项目建设,确保精对苯二甲酸、工业异辛烷、苯酐及增塑剂等重点项目投产运行。按照“一园一主业、一园一特色”的原则,鼓励九县(市、区)产业园区错位发展,加快建设中国重汽南充生产基地、富安娜现代智能家居等重点项目,确保鑫达新材料、创越炭材料等项目竣工投产。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充分发挥南充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试验田”作用,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基地规模扩张和档次提升,年内新建特色规模种植基地11万亩。突出抓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中法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抓紧申报认证有机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基地;规划建设区域有机农产品交易平台,打造全国知名的放心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推进农村三次产业互动共融,积极发展大田托管、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市场化服务,着力促进农业与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实完善南充现代物流园业态,力争启动建设中国物流南充现代物流中心、海尔(南充)虚实网服务园,确保南鑫国际建材物流城和友信龙农产品批发中心建成投产,积极创建国家级示范物流园。适应消费升级趋势,支持发展养老、健康、家政、教育、文化等服务消费。大力实施“促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电商产业园、电商网络平台和综合信息平台建设,鼓励线上线下互动,推动实体商业创新转型。全力支持朱德故里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力支持阆中古城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城乡统筹
努力构建协调发展格局
启动编制南西蓬一体化发展规划扎实推进嘉陵江流域综合保护开发
强化中心城区带动作用。 加快完善规划体系,科学编制旧城更新、综合管廊、城市亮化等专项规划,启动编制南西蓬一体化发展规划。着力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建设清泉坝、下中坝、荆溪片区等城市新区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都京港嘉陵江大桥、火车北站配套汽车客运站等项目,大力实施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稳步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启动清泉坝“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抓紧实施滨江南路综合改造和西充河生态旅游景观长廊建设,不断美化城市生态空间。加强城市管理,紧紧围绕“摆顺、扫干净”,切实加大治脏、治乱、治堵力度,加快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完善县(市、区)数字城管系统,建立以社区为单元的网格化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提升城镇宜居宜业水平。 积极抢抓试点机遇,扎实推进阆中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南部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协同发展,力争南部撤县设市、西充撤县设区实现突破,启动蓬安撤县设区相关工作。按照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的理念,推进县城有序拓展规模,完善配套功能,着力增强县城对人口、产业的吸纳能力和承载能力。加快推进国省重点(试点)小城镇和市级扩权镇建设,建成一批综合实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品牌城镇。按照现代生活标准、农村生活形态的思路,启动建设幸福美丽新村500个,新建、保护、改造新村聚居点680个。
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扎实推进嘉陵江流域综合保护开发,加快编制流域综合保护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以及沿江生态保护、旅游发展、城镇建设等各类专项规划;大力开展沿江绿化,加快建设嘉陵江南充段绿色生态走廊。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严格执行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扎实开展重点工业污染源、规模化畜禽养殖限期治理,切实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深入实施城乡净化行动,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环境质量和总量减排目标。
***
加快推进脱贫攻坚进程
确保11.8万贫困人口脱贫广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
认真开展精准识贫。 扎实开展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回头看”,严谨细致开展贫困人口信息数据比对、排查和核实,全面完成贫困户基本信息入库造册上网,实现联网运行,接受公众监督。强化动态管理,开展定期核查,实现扶贫台账与脱贫台账相衔接、相对应、可追溯。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科学编制“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大力实施扶贫工程。 抓紧实施扶贫攻坚专项方案,确保11.8万贫困人口脱贫,南部县、蓬安县实现脱贫“摘帽”。突出抓好产业培育,因地制宜扶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健全新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致富能人与贫困户利益链接机制;扎实抓好交通、水利、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年内85%的贫困村通硬化路、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5%,完成所有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实施287个扶贫新村建设,完成1250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切实抓好“零转移家庭”贫困劳动力和新生劳动力的培训转移,着力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坚持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努力提高贫困群众社会保障水平。
加大扶贫投入力度。 全力争取国省专项扶贫资金支持,积极争取金融扶贫、移民避险解困等试点项目。落实县级财政扶贫专项专户资金预算,确保在2015年的基础上增长20%以上;健全用扶贫资金捆绑其它涉农资金的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落实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加大审计稽察力度,确保扶贫资金使用规范有效。积极开展定点帮扶、结对帮扶等活动,创新开展社会扶贫工作,广泛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开发。
社会建设
切实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大力实施“十项民生工程”突出抓好20件民生大事
全力办好民生大事实事。 切实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确保财政投入用于民生支出比重稳定在70%以上。大力实施“十项民生工程”,突出抓好20件民生大事。实施更加积极高效的就业战略,确保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以上。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抓好城镇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参保工作;启动实施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全面开展大病医疗保险工作,全面落实医保市级统筹;持续提高城乡低保救助标准,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不断强化基本公共服务。 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抓好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高中阶段教育逐步普及,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继续办好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启动南充国际高中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建设高水平工科大学。有序推进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务实举办第五届市运会、第十八届中国老年合唱艺术节等重要文体活动。加快建设市中心医院江东院区、川北医学院附院新院区后续项目,启动建设川北医学院附属嘉陵院区、市中医院新院区。加快推进市规划展览馆、博物馆、文化馆、档案馆、地方志馆、南充大木偶剧院、川剧演艺中心建设;加大县、乡“两馆一站”建设力度,确保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功。
切实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努力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扩大社会参与,支持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建立完善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扎实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积极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深入推进“平安南充”建设,加快创新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反恐防暴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
回眸南充“十二五”
经济总量稳居全省前列、川东北首位。2011年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迈进“千亿元俱乐部”,2015年突破1500亿元,年均增长11%
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九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均超过百亿元,顺庆区、南部县突破250亿元,阆中市、仪陇县达到150亿元以上
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兰渝铁路南充段建成通车,境内铁路总里程达到334公里。新建成高速公路6条,总条数达到10条、总里程461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高坪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55万人次。嘉陵江“黄金水道”初步形成。
南充市辖三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15.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110万人粮食总产量连续13年居全省第一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16.2亿元、增长7.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89亿元、增长11.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8.8亿元、增长1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1亿元、增长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50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92元、增长10%
地区生产总值
增长7.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增长9.8%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分别增长8.5%、10%
城镇化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增长7.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长1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12%
确保财政投入用于民生支出比重稳定在70%以上确保11.8万贫困人口脱贫,南部县、蓬安县2个县实现脱贫“摘帽”
实施287个扶贫新村建设,完成1250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危房改造
确保年内85%的贫困村通硬化路、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5%落实县级财政扶贫专项专户资金预算,确保在2015年的基础上增长20%以上启动建设幸福美丽新村500个,新建、保护、改造新村聚居点680个
确保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以上
程晗 制图
新闻推荐
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 发展林下经济 打造绿色生态走廊青山绿水带来“生态红利”
●本报记者王萍实习生赵霜植树节前后,南充市部分企事业单位和市民、志愿者,陆续开展和参加春季义务植树活动,为南充增添新绿。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截至去年年底,全市现有林地面积745万亩,森林蓄积...
南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部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