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也有逢场天
●张枥 李果
南部县兴盛乡二龙场村地处偏远,距离乡场大约6公里的样子。颇为有趣的是,在这样一个偏远的村子,存在着一个街市。这个街市每5天赶一次集,每次开市的时间约3个小时。
这是怎样的一个街市呢?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11月18日,记者前往探访。
水陆码头热闹非凡
11月18日,记者来到二龙场村,看到紧靠西河的公路两旁修建了一排排楼房,一条长约800米的街道呈现在眼前。街道两旁的楼房大多建于近些年。站在街道的一头,可以看到西河上几个在建的桥墩。
“这里过去曾是水陆码头。”村干部高跃先指着桥墩说,嘉陵江支流西河由南部县西河乡经太霞、铁鞭、保城、双峰、升钟、万年等乡镇进入兴盛乡,最后在王家镇汇入嘉陵江,在南部县境内长约202公里。如此长的水道催生了与之相关的运输、餐饮等行业。
“过去,人们通过水道运输货物到南部县,一般是一早出发,傍晚时分到达兴盛乡二龙场村。”高跃先说,因为疲劳和天黑的关系,大多数人会把二龙场村作为歇脚的地方,第二天一早再赶路进县城。这样一来,靠近码头的二龙场村演变出一条街道。一些人选择在此交易商品,或中转货物,二龙场因此热闹非凡。用高跃先的话说,那时,这里几乎天天逢场。
这样一个街市究竟形成于哪一年呢?高跃先对此感到有些迷茫,他曾问过村里97岁的村民高用功以及94岁的李昌杰等人,得到的回答均是“具体哪个年代不好说,这里早就有街市了”。
繁荣已成往日景象
“过去的场镇一般在每周的星期天开市,我们这里却是每周星期五开市。”高跃先说,因为时间差,十里八乡的人都要来这里赶集。
“上世纪70年代,这里被禁止交易。”高跃先介绍,水陆码头带活商贸,当地人多做生意,日子过得颇为不错。然而,街市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被封了。封市的原因很简单:市场兴旺的背后潜伏着资本主义的尾巴,必须割掉。
街市被封,住在这里的人买卖东西要到很远的兴盛乡或者定水镇去。一些人忍不住暗中进行交易,结果遭到举报与打击,街市上的相关行业基本上被取缔,整个二龙场的场镇功能完全消失,住户越来越少。
上世纪80年代,二龙场再度开市。由于西河的航运功能弱化,加之城乡道路的修建,二龙场村的码头地位基本上被取代,街市上的相关行业大多走向了凋敝,过去的每日开市改为了每5天赶一次场。
“这个场主要进行农产品交易。”二龙场村党支书高明全说,全村有1567人,二龙场上住了200多人。因为集中居住的缘故,加之地理位置特殊,这个场几乎没有发生过偷盗事件。
高明全说,这里的邻里之间很和睦,几乎没发生过打架斗殴的事。这些年,住在场上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逢场天的热闹程度大不如前。如今,来这里赶集的大多是本村的村民与周边几个村的群众。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陈冠霖在升钟湖水库蓄水后,南部县双峰乡12个村的大部分农田被淹没,村里绝大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和小孩多,是名副其实的“空心村”。“大部分在家老人年龄在60岁以上,我们组...
南部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部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