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国家地理摄影师定格悠悠嘉陵江

四川日报 2014-04-04 13:30 大字

□本报记者 余如波

晨光中,三三两两的渔人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在河面上撒网捕鱼;暮色下,田坝会馆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一出川剧大戏正在热闹上演……近日,一场名为“嘉陵江最美的记忆”的摄影展,在成都市宽巷子社区美术馆拉开帷幕。60幅各具魅力的作品,从诗意山水、抒情田园、悠长古韵等主题出发,展现嘉陵江流域的自然、历史、人文风情。

展览作品来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3位川籍摄影师:特约编辑刘乾坤、签约摄影师袁蓉荪、特约摄影师冉玉杰。3人相识已近10年,此前在《中国国家地理》合作过“合江荔枝”、“荥经鸽子花”、“发现泸县”等20多个专题。

2009年,他们萌生了拍摄嘉陵江的想法。“嘉陵江穿越不同的地形地貌,自然风光引人注目。而且从古至今,这里的历史、文化内涵都很丰富。”刘乾坤说。不过,3人的嘉陵江之行正式启动,却是在2012年5月,前后持续长达15个月。

出发前,他们花费大量精力查阅各种资料,还拟定了详细的拍摄计划。“我们平时难得凑到一起,就按照分工各自行动,有空的时候就去拍一些。”冉玉杰擅长人文摄影,一般选在逢年过节前去拍摄,“因为平时年轻人大都在外打工,这时候民俗活动更多,人气也更旺。”主攻风光摄影的刘乾坤比较“惨”,由于盆地内天气变幻莫测,他常常碰到到了点位,却因天气糟糕,只好放弃拍摄的情况,“跑了差不多60趟,才完成最初的计划。”为了拍《嘉陵江晨晖》,2013年4月20日清晨5点,刘乾坤就驱车前往南部县富丽镇,用10分钟的长时间曝光拍下这张照片。返回宾馆后,芦山地震发生了。“虽然拍摄在地震之前,但现在回头看这张照片,总是有点别样的感觉,让人产生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新闻推荐

今年或遇中等偏高洪涝全省8148座水库开启迎汛模式

□本报记者李淼5月1日,南部县上游水库。何绍龙把铺盖卷丢进管理房,便着手巡查。巡查后来不及歇气,又坐进值班室值守防洪电话。他身后,包括500年一遇洪水如何应急的抢险预案已经上墙,附近乡镇300人的抢...

南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部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