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扶贫发展没有标准答案
参观有机种植园、蚕桑厂、渔家乐,国内外村官“串门”四川乡村
□李龙俊
10年前,湖北省建始县村官王光国在悬崖上引爆雷管炸山修路,越南广南省三福区村官颂安穿行在茂密稻田间劝说村民送小孩上学,而马来西亚沙巴州村官哈西姆则划着独木舟考察当地该怎么转型发展。10年后,这些地处天南海北的村官和其他东盟及中国的村官代表来到四川南充乡村,参加“东盟+中日韩村官交流项目”。4月10日至11日,他们参观有机种植园、蚕桑厂、渔家乐,就农村基建、产业、人力资源等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看基建
设施不完善 乡村发展成空话
10日,南部县的盘山路上,奔波了一天的村官们昏昏欲睡,但来自老挝札雅布里省帕克兰区村官萨姆索瓦斯一直专注地看着车窗外,“我的家乡环境和这里相似,但是道路条件很差,政府拿不出这么多钱修路,村民们自己筹钱修路也很难。”“炸,挡住路的山必须炸出一道口。”王光国认为修路是乡村脱贫的第一大事。“要调动村民的参与积极性,不能一味等靠要。目前我们已在悬崖上打通一条道路,到县城1个多小时,时间较以前缩短一半。路修好了,猕猴桃、烟叶等农产品能很快销售出去。”
道路、取水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曾让广元市利州区马口村村官王宪烈尝尽苦头。“没有企业愿来马口村设厂加工农产品,去年村民养殖的3000多只鸡没办法卖,我只好天天到县城帮村民卖鸡。基础建设没跟上,乡村发展就是空话。”“为发展水利,我们专门成立用水委员会。”来自柬埔寨磅针省松镇的村官谢那荣介绍,“解决好饮水、灌溉问题是我们发展的基础。”在西充百科有机园沼液项目现场,谢那荣不断提问了解其工作原理,“不用化肥,自动灌溉,这样的设计非常棒。”
看产业
因地制宜 寻找适合的发展方式
“渔家乐。”东南亚村官们古怪的发音逗乐了南部县升水镇临江坪村村支书宋泽友。“渔家乐”是这些东南亚村官们学会的第二个中文词语,第一个词是“你好”。绕着升钟水库行驶大概40分钟,临江坪村的一栋栋乡村小别墅出现在眼前。还未到旺季,已有来自成都等地的客人在这里钓鱼打牌。“靠近水库的渔家乐,每户每年收入可达15万-20万元,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宋泽友介绍,“上世纪80年代水库蓄水后淹没大量土地,道路不畅通,经济发展难。近5年充分开发水库旅游资源后,这里才快速发展起来。”
同样是发展乡村旅游,马来西亚沙巴州村官哈西姆认为,沙巴州旅游发展非常棒。沙巴是位于马来西亚东南的一个岛屿,曾有大型伐木场,后来资源枯竭,转型成为必然。“我们花了3年时间做调研,让村民提发展想法,从中选出农家乐、独木舟、生态旅游营等9个项目。”当地人均年收入目前约有8万元人民币。“我们兼顾了生态,沙巴州的发展模式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认可。”哈西姆非常自豪。
除乡村旅游外,西充县百科有机种养殖园的葵花鸡、牛奶猪,南部县保城乡檬子垭村养蚕工厂等项目都引发了村官的热议。如何集中有限的土地资源规模化发展?怎么设置一村一产品?农村产业发展是慢点好还是越快越好?村官们有共识,也有分歧。“一万个乡村就有一万个具体情况,乡村扶贫发展没有标准答案。”文莱内政部官员马都新认为,但每个乡村都面临很多相同或类似问题,了解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
新闻推荐
实地调研:本报讯(杜晓明梁银河高小渝记者熊润频)近日,南部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该县救助站,就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实地调研。通过调研走访,调研组认为,在县政府领导下,部门联动,密切协作,形式多样,程...
南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部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