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面朝湖水春暖花开本报记者张立东发自南部县升钟库

四川日报 2012-09-17 17:51 大字

面朝湖水 春暖花开

□本报记者 张立东9月13日发自南部县升钟库区临江坪村

9月13日,升钟库区湖边的南部县升水镇临江坪村码头,村民肖涛和妻子何青优身后,“在水一方”渔家乐,一座川北建筑风格的木屋,招牌是夫妻俩定的。“这个名字名副其实,就在码头边上,面朝湖水。”这不免让人联想到诗人海子的那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包括“在水一方”,临江坪村的渔家乐将达到39家,通过升钟库区扶贫开发和钓鱼城的打造,这个只有153户不足500人的村子,已从昔日穷困村,蜕变为“中国西部最美渔村”。

从2004年人均纯收入1024元到去年的6656元,渔家乐成为带动临江坪村致富的龙头产业。

初学者肖涛夫妇开一家文艺版的渔家乐

在全村开渔家乐的经营户中,肖涛夫妇是初学者。

之前,何青优和丈夫在县城开着一家药房。今年初,他们把县城店铺包租出去,开始筹备渔家乐。

“看了周边的渔家乐,也去了阆中、丽江考察,发现一个问题,我们这边的渔家乐文化味淡了”,肖涛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和戏曲中找灵感,为自家的12家客房取了很文艺的名字——西游记、西厢记、长生殿……

如何与城市周边的农家乐有所不同?“渔家乐得有点‘渔\’的味道,这个我们要借鉴旅游地的包装,比如在墙上悬挂渔具,张贴老照片,制作特色书签等。”肖涛已开始到处收购渔家老物件,正因如此,这家渔家乐成为目前临江坪村装修最贵的一家,全部用木头装修,杜绝钢筋水泥,总共要投40多万元。

“能不能办成真正的渔家乐还不知道,至少它是全村第一家文艺版的渔家乐。”肖涛说。

先行者宋泽勇让全村渔家乐一起打“组合拳”

50岁的宋泽勇是全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09年,他办起了第一家渔家乐,生意一直是村里最火的。“尽管我们现在已经有几十户渔家乐,能每年接待钓鱼节的客人,但都还是散打状态。”宋泽勇说的“散打”,是指各家经营各的。

还有一个问题,目前升钟湖的渔家乐接待高峰主要在周末,沿湖渔家乐闲置的时间多。如何让升钟湖的 “周末经济”成为“全日经济”?

“要打品牌,出组合拳。”在宋泽勇看来,成立渔家乐协会甚至是组建股份制的渔家乐公司或许才是出路。

宋泽勇认为,在渔家乐的风貌打造上每家要各有特色,适合经营餐饮的就主攻菜品,适合搞住宿接待的专门打造客房,“全村的房屋都可以作为资产入股,让会经营的村民组成团队来经营,如果所有的渔家乐拧成一股绳,找准自己的特色,不会比成都的三圣花乡弱。”

日前,南部县定水镇至升钟湖景区至阆中思依镇的一级公路项目已经正式立项。这意味着,将来从南充市区1小时到达湖区、南部县城半小时到达湖区将成为现实,阆中古城与升钟湖景区也将因为这条路的修建而结伴迎接天下来客。

新闻推荐

凉山特困群众领到1.42亿元“红包”

2013·感受春之暖本报讯(记者李清波)2月4日,记者从凉山州民政局获悉,为确保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等困难群众春节期间粮食足够、肉菜足够、年货足够,凉山已为全州67.43万特殊困难群众发放春...

南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部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