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血脂异常

家庭生活报 2020-06-09 00:51 大字

□ 阆中市人民医院 徐亚琼

常常听人说,“去检查了一下血液,血粘稠了,血脂高了。”其实血粘稠度与血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血粘稠度升高是指血液中的有形或液体成分多了,血液流动的阻力升高,从而血液流动缓慢,严重者会导致血液中血栓形成堵塞血管腔。血脂的异常只是血液粘稠度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什么是血脂异常呢?血脂是一类特殊的物质,主要参与人体生命代谢,它存在于血液中,主要成分包括类脂、甘油三酯、胆固醇等。血脂不能单独溶于水,那么它怎样才能参与生命代谢呢?在血液中血脂需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结合,之后形成脂蛋白,这样它就随着血液被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进行物质代谢,完成人体所需。既然血脂对人体如此重要,那么是不是血脂越高越好?当然不是,血脂异常也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

血脂异常所带来的主要危害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脂质异常时,脂质会在受累动脉内膜部位积聚形成斑块附着,有时脂质斑块不稳定会发生破裂、出血、继发血栓形成,局部纤维组织进一步增生,从而导致动脉管壁增厚,管腔出现狭窄,严重时动脉管腔闭塞,导致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器官缺血甚至坏死。如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在冠状动脉,导致冠状动脉出现狭窄或闭塞即可出现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症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在大脑皮层相应的动脉系统,则会导致脑动脉供血不足,严重时发生脑梗死。

了解了血脂异常的危害后,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监测自己的血脂水平,常规的血脂检查应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等项目,以下的人群应进行血脂检测:1.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极高危人群):每3~6个月检测1次血脂。2.血脂异常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4.9mmol/L;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1.8 mmol/L~4.9mmol/L):每3~6个月检测1次血脂。3.20~40岁成年人:每5年检测1次血脂。4.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检测1次血脂。

血脂异常发生,首先应该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动物肥肉、内脏、油炸等食物的摄入,控制体重,进行适当的活动;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学会自我调节,减少不良情绪刺激。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对于血脂水平明显异常的人群,应给予调脂药物的治疗,目前主要的降脂药物有以下种类:1.主要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包括他汀类(如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钙、阿托伐他汀钙、匹伐他汀等)、胆酸螯合剂、普罗布考、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其他调脂药(脂必泰等);2.主要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包括贝特类(吉非贝齐、非诺贝特、苯扎贝特)、烟酸类、高纯度鱼油制剂等;3.新型调脂药物:载脂蛋白B100合成抑制、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抑制剂等。

在选择降脂药物时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在初始治疗时可选用中等强度的他汀类药物,其后根据治疗效果、不同个体的耐受情况,逐步调整降脂药物的剂量,若血脂水平控制不佳,可以联合应用其他降脂药物。在使用降脂药物的过程中需进行相关指标的监测,以便观察降脂药物疗效,同时及时发现胃肠道反应、皮肤潮红等药物不良反应,要求在用药6周内复查血脂、转氨酶、肌酸激酶,如血脂达标且无不良反应,可每6~12个月复查一次,如血脂未达标且无不良反应,应每3个月复查一次,如治疗3~6个月血脂未达标,需调整降脂治疗方案,记住每次调整后6周内均应复查血脂、转氨酶和肌酸激酶等相关指标。

新闻推荐

雇员上班途中被撞身亡 用人单位该不该赔偿?

某单位雇佣的一名女员工在骑自行车上班途中,被一辆电动车撞倒,经抢救无效身亡。死者家属将雇佣她的单位告上法庭,请求依...

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阆中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