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2023年,南充文旅产业产值将达1600亿元文旅融合加速跑 奋力打造全省文旅副中心

南充晚报 2019-12-09 00:36 大字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 大势所趋。12月8日,记者获悉,在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征程中,南充市出台了《南充市打造全省文化旅游副中心实施方案》。根据规划,到2023年, 南充市文化旅游产业产值将达1600亿元,游客接待量达到1.2亿人次, 两项指标实现翻番。

擦亮五张名片 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

12月5日中午,记者在南充市“100件大事”之一的蓬安相如故城保护开发工程项目建设现场看到,相如故城已初具规模,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正高效推进。为传承相如文化,蓬安坚持走“旅游+生态+文化”多轮驱动发展路子,着力擦亮相如故里这块“金字招牌”。同时,蓬安充分挖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并赋予其农耕文明的人文禀赋,把“百牛渡江”演变成了一年一度的“放牛节”。截至目前,“放牛节”已连续举办10届,每年吸引成都、重庆、西安等地游客慕名前来。

今年春节期间,阆中推出中国(阆中)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系列活动, 零距离欣赏传统民俗“亮花鞋”。当前,阆中正积极推进阆中水城、阆中赛城、古城文化创意产业园和落下闳博物馆等“十个一工程”,以及天宫乡临江镇村等12个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建设, 推动阆中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

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打造全省文化旅游副中心,要坚持文化搭台、旅游唱戏,擦亮“将帅故里·红色文化”“历史名城·三国文化”“中国绸都·丝绸文化”“印象嘉陵·生态文化”“世界古城·春节文化”五张文化旅游名片, 切实把南充打造成为全国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 东亚三国文化旅游目的地、全球丝绸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

发展全域旅游 启动文旅产业“新引擎”

日前, 经过南充旅游标准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检查组评定, 仪陇县朱德铜像纪念园、 仪陇县黎明村旅游景区被正式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要充分发挥本地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 启动文旅产业“新引擎”,发展全域旅游。

12月8日,记者在顺庆区的七坪寨景区看到,三五成群的游客沿着木栈道行走,不时拿出手机拍摄乡村美景。 七坪寨景区是顺庆通过农旅融合方式打造的乡村旅游景点, 是南充乡村休闲旅游环线重要景点之一。

据了解,南充市以锦绣田园、七坪寨、醉美橙乡、擦耳桃园等为代表的乡村休闲旅游环线已经形成。同时,蓬安的红豆村、西充的有机百科园和充国香桃源、南部的八尔湖等成为乡村休闲旅游新亮点,吸引了八方游客。截至目前,南充市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34家。其中,阆中古城、朱德故里为5A级旅游景区,4A级旅游景区6家,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 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4个。

夯实文旅产业 构建文旅服务体系

今年春节,“印象嘉陵江” 湿地公园刷爆微信“朋友圈”,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的目光,央视多次予以报道。如今,“印象嘉陵江” 湿地公园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今年7月,南充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高坪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来自万达集团川中城市公司、北京四海科工贸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签约。

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实施“归雁行动”“引凤计划”,策划包装一批重特大文化旅游项目, 对接招引国内外重量级文旅集团和文旅品牌企业。同时,深入实施“双百亿行动”,全市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每年完成投资不低于100亿元,文化旅游项目每年招商引资不低于100亿元;指导仪陇、高坪、南部、蓬安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支持西充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

根据规划,到2023年,南充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旅游高质量产品供给极大丰富。市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非遗馆、美术馆、大剧院,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非遗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旅游服务力显著提升。

南充晚报记者 陈高洁/文 余中华/图

新闻推荐

实施30个重点项目 助推“文旅南充”建设

包括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中国西部丝绸博览会、市博物馆、顺庆区奥宇望和啤酒小镇、顺庆区清泉寺文化小镇、顺庆区西河生...

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阆中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