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木兰镇:“花木兰”文化游渐成风景

南充日报 2019-02-27 02:49 大字

王琦是阆中市木兰镇党政办工作人员,她没有想到的当地“花木兰”文化游渐成风景。虽然春节已去,但春节期间当地火爆的旅游盛景,至今在木兰人眼中挥之不去。

“不仅仅是春节,就是平时的节假日,来我们木兰玩耍的人都多得很!”春节大假刚过,木兰镇纪委书记董梅受访时直言。

韩娥是元代时的真实人物,她女扮男装,在沙场出生入死,誓死保卫家园。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以韩娥故事为主题的“花木兰”邮票,特地在阆中举行发行式。

进入新世纪,木兰镇深挖韩娥历史故事,相继维修韩娥墓,恢复木兰祠。2011年,当地党委政府借助木兰文化启动旅游业,利用升钟湖木兰段30多公里的水路,开发渔家乐。经过多年的打造,目前已形成20多家渔家乐。与此同时,当地规划“七彩花海”工程,将升钟湖木兰段取名“木兰湖”,规划沿湖岸打造3000亩各类开花植物。去年,当地植树近千亩。

“木兰湖”的问世,连同木兰文化的传播,助推木兰镇旅游业起步。近年来,来当地了解木兰文化,领略山乡风景,品尝湖边美味的游人与日俱增。昔日偏远的木兰镇,如今已成为阆中古城延伸旅游的节点。

“做强做精旅游品牌,一直是我们党委、政府振兴乡村的努力方向。”木兰镇党委书记宋正德表示,以打造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目标,全面推进渔家乐发展,去年全镇接待游人2万余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00余万元。“我们拟将韩娥申报为第二批四川名人。”

新闻推荐

联科巷 古代科举史中的南充“考棚”

●本报记者杜杰实习生唐小刚联科巷,位于城西南的顺庆区东南街道学院街社区,如今已经成为集社区办公室、幼儿园、售货铺...

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阆中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