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南充 筑牢嘉陵江中游生态屏障
南充“记者河长”用无人机巡河。张枥摄
南充大地披绿装。李强摄
2018年南充造林面积任务为45.1万亩,上半年全市完成造林面积28.1万亩,占全年目 标 任 务 的62.3%;7 月 17日,水利部举行全面建立河长制新闻发布会,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对南充“记者河长”工作机制点赞……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建设生态南充、筑牢嘉陵江中游生态屏障”,已成为南充人的共识和共同行动。
A 绿化山川中的“南充行动”
今年春季以来,顺庆区在新复乡七坪寨造林约500亩,西河沿线骑游道绿化约20里,栽植了银杏、红叶李、红叶石楠、枫香、红枫、金枝国槐、碧桃等彩叶树种,以便今后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
5月底至6月中旬,顺庆区林业局联合相关部门对该区栽植的苗木进行验收。“此次验收是为了督促业主严格管护苗木,及时查漏补缺,重新补栽已死亡苗木,确保绿化行动有实效。”顺庆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据南充市林业局统计:上半年全市完成造林面积28.1万亩,占全年目标任务的62.3%。
绿化山川,需规划引领,因此南充大做“规划”的文章。2015年4月底,南充编制出炉了《嘉陵江南充段绿色生态走廊建设总体规划》,提出一廊四带四区多点布局,以嘉陵风光为生态画轴,打造绿色生态廊道,发展沿江特色产业带。2016年8月,南充市委出台了《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南充的决定》,对“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南充”进行系统规划,制定落实措施。在南充及相关部门的推动下,嘉陵江(南充段)综合保护开发得到国省规划的大力支持。《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构建嘉陵江城市群生态廊道,推进嘉陵江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嘉陵江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提出统筹推进嘉陵江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川东北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也将嘉陵江(南充段)综合保护开发纳入规划盘子。
B 绿色产业中的“南充身影”
位于嘉陵区凤垭山脚下的南充市龙煌建材有限公司,开足马力生产“新型实木指接多层复合板”。“新型实木指接多层复合板”是公司董事长何龙江研制的,产品一直供不应求。何龙江说,生产“新型实木指接多层复合板”的原材料是建筑工地、家具生产厂家、商场抛弃的、大大小小的废旧枕木、边角废料、木质包装等,这些东西经过加工,就成为实用建材,真正做到变废为宝。今年春天,南充市民营企业家协会主席彭小平专程考察龙煌建材。5月,中央电视台《聚焦三农》栏目赶到南充,采访了何龙江。
筑牢嘉陵江中游生态屏障,南充推进了“绿色山川”“绿色城镇”“绿色产业”等三大行动。在大力实施“绿色山川”“绿色城镇”行动的同时,南充撸起袖子发展“绿色产业”。何江龙,这个活跃在绿色产业界的“南充身影”,是南充发展绿色产业一个“缩影”。
去年2月,吉利南充工厂生产的首辆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亮相。该车充满一次电,可以行驶270公里。这款名为“吉利远程”的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比传统的公交车更环保、更舒适。此后,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在营山、蓬安等地也上路运行了。
在顺庆区,绿地城创业创新加速园中,LED照明、环保电器、3D打印、无人机开发、电子商务等数家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在嘉陵区,四川燕京啤酒有限公司拥有省内唯一一家全纯生化的啤酒生产工厂,比一般工厂节能至少30%以上。在阆中,首批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站项目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倡导市民低碳出行,引导市民树立绿色消费、环保的生活观念……绿色产业中的“南充身影”越来越多。
c生态建设中的“南充机制”
2017年以来,南充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大战役”中,南充不断探索新机制,用新策略打新战役。南充首创的“记者河长”工作机制,就是“南充机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2017年7月,南充市河长办为11名记者颁发“河长记者”聘书,从此在南充河湖边,多了一群巡河的记者身影。根据职责,“记者河长”承担着政策宣传员、护水监督员、治水参谋员、信息传播员四个职能,同时监督南充各级河长履职尽责情况,曝光各级河长不担当、不作为的行为。截至目前,“记者河长”奔赴全市100余个乡镇,对70多个污水处理厂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40余条河流等进行明察暗访,在宣传治水工作先进典型同时,大力曝光河长制工作不足、不力的单位和现象,引导全社会树立环保意识和治水意识。
“记者河长”工作机制受到四川省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省政府、省委宣传部、省水利厅多次出专报、通报介绍记者河长工作机制。水利部3次点赞“记者河长”。其中在今年7月水利部举行全面建立河长制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部长鄂竟平也为南充“记者河长”工作机制打Call。
南部县升钟镇党委书记向泽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创新落实“河长制”工作,推出巡河“五件宝”、配置河道“五大件”,并实行“党政干部集中巡河日”制度。
2017年,南充市水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嘉陵江干流、升钟水库保持Ⅱ类水质,纳入国、省考核的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全部达到规定水质目标要求,全市小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汪仁洪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波赵万东)8月15日,第十届中国国际道路交通安全产品博览会暨公安交警警用装备展在成都开幕。阆中交通数字化精...
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阆中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