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绿水青山 呵护美丽家园

南充日报 2018-08-30 04:46 大字

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营造林面积28.1万亩,占全年目标任务的62.3%。

2020年, 全市将建成比较协调的城乡绿化生态体系、 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1%, 森林蓄积量增加到4000万立方米左右,荒山荒地(林地)治理率达到90%以上。

2017年以来,全面完成黄标车淘汰4505辆,安装油气回收装置256个、油烟净化装置1522套,责令230家餐饮店停业整改,取缔违规烧烤摊点900余处,完成68家“散乱污”企业淘汰。

2018年1月至6月, 嘉陵江国控金溪电站、烈面断面均达到Ⅱ类水质目标、嘉陵江(南充段)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在地表水Ⅱ类标准、流域内重点湖库升钟水库水质综合评价为Ⅱ类、全市9个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达100%。

●本报记者 唐甜 实习生 高文

“仰望着蓝天,呼吸着新鲜空气,真安逸!”8月20日,在市南门坝生态公园晨练的市民刘丽萍开心地说,如今的南充天蓝、水清、地绿、空气清新,相处越久,她越爱这座城市。

近年来,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南充围绕践行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幸福美丽南充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制度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绿色产业加快发展,重大生态工程扎实推进。自去年中央环保督察以来,南充态度明确而坚定,以坚决整改、全面整改、彻底整改来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

生态文明正成为南充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发展主题,让这座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愈加魅力四射。

筑牢生态屏障 亮出最美底色

“南充这座城市真是太美了,在大街小巷、嘉陵江边,随处都是满目青翠,绿树成荫。”8月初,提起生态环境建设,回南充探亲的李旭连由衷地感叹道。

和李旭连一样,绿色的南充越来越让南充人引以为傲。“绿色生态”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烫金名片。这名片之所以熠熠生辉,得益于决策者的顶层设计。

近年来,南充市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美丽南充”建设工程为抓手,牢牢守住“环境质量不能恶化,生态红线不能逾越,不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底线,笃定目标任务,压实压紧责任,综合施策,持续给力,奋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生态屏障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筑牢生态屏障,建设好金山银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同时也是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南充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深入推进嘉陵江生态屏障建设,制定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扎实抓好原生态区域的自然保护、已开发区域的生态修复,让一江清水永续奔流。其做法是:凸显生态特质。坚持有山皆绿、重点补绿、身边增绿,实施“绿化南充行动”,统筹推进植树造林、山水保护、生态修复,让绿色成为南充最靓丽的底色。净化生态空间。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维护环境安全为底线,全面打响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让群众呼吸新鲜空气、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食品。

“今年以来,全市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抢抓春季植树造林好时机,加大绿化造林工作力度,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深入推进绿色山川、绿色产业、绿色城镇‘三大行动\’,着力营造‘植绿造绿、爱绿护绿\’的浓厚氛围,全力打造绿色家园、建设美丽南充,让绿色成为南充最靓丽的底色、最独特的优势、最响亮的名片。”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全市完成营造林面积28.1万亩,占全年目标任务的62.3%,其中人工造林15.8万亩,封山育林5.8万亩,中幼林抚育5.6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0.9万亩。

在顺庆区,绿地城创业创新加速园中,LED照明、环保电器、3D打印、无人机开发、电子商务等数家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在嘉陵区,四川燕京啤酒有限公司拥有省内唯一一家全纯生化的啤酒生产工厂,比一般工厂节能至少30%以上。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项目如火如荼;在阆中,首批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站项目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倡导市民低碳出行,引导市民树立绿色消费、环保的生活观念……

目前,南充市正着手进行“1+4”绿化规划,到2020年,全市将建成比较协调的城乡绿化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南充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1%,森林蓄积量增加到4000万立方米左右,荒山荒地(林地)治理率达到90%以上。加大城市周边公路、铁路、溪河、库塘的绿化力度,坚持“乔灌草”结合、“绿化彩化”结合,针阔混交,落叶与常绿树种相伴的发展模式,创建城市周边绿色防护林网,确保生态建设让广大群众得到实惠。

打好“三大战役”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为呵护好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南充市目标清晰、定位长远、措施扎实。2017年以来,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立了南充市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出台了《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方案》,通过强有力治理,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果。

在净土保卫战中,近年来,市环保局对可能造成土壤污染风险的重点企业、工业园区、生活垃圾和医疗焚烧厂、采矿场、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固废及危废回收利用企业、已搬迁或关闭工矿企业等各类企业、设施场地开展全面排查。同时加强与国土、农牧等部门联动,开展全市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区域排查梳理工作。

今年以来,市环保局开展了一系列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出台了《南充市污染防治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2018年实施计划》《“三大战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2018年要点》《南充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等重要文件。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对全市主城区两个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经开区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土壤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摸清周边土壤质量状况。同时,对全市工业大宗固体废物堆存场所基本情况开展调查,对各类堆场所在的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照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整治有关要求,制定“一场一策”具体整改措施,实施严格的综合整治。对全市涉重金属有关行业企业生产情况和环保治理情况开展全面深入排查。据了解,今年以来,南充市生态创建工作成果显著。今年上半年,南部县定水镇、三官镇、老鸦镇、保城乡、滨江街道、蜀北街道6个乡镇(街道)通过技术核查,等待省环保厅进行验收。为进一步扩大生态县创建工作战果,目前,顺庆、阆中、西充、营山4个县(市、区)已向省环保厅申请生态县验收,其中阆中已通过省级生态县技术评估并完成整改,顺庆、西充、营山已接受了专家预评估,待省环保厅组织验收。目前,南充市自然保护区问题已经全部整改完毕。

在蓝天保卫战中,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住建局等部门联合开展城市扬尘、燃煤锅炉、工业有机废气、餐饮油烟、秸秆禁烧等专项整治。2017年以来,全面完成黄标车淘汰4505辆,安装油气回收装置256个、油烟净化装置1522套,责令230家餐饮店停业整改,取缔违规烧烤摊点900余处,完成68家“散乱污”企业淘汰。2017年,南充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城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71.9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46.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89天,优良天数率为80.1%。“实施‘蓝天行动\’,强力整治建筑扬尘、机动车尾气、道路保洁、秸秆禁烧、燃煤企业、影响空气质量的生活污染6个方面,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市蓝天行动督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扬尘污染治理、焚烧污染治理、重型柴油车辆路检工作、油气回收治理……2018年以来,全市进一步加强“散乱污”等工业污染源的治理、扬尘污染源管控、提高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加强城市环境精细化管理、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开展重型货运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整治、加强烟花爆竹管控、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等工作。日前,南充市对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的存在污染问题的商混砂浆企业进行停产整改;对无资质、资质过期或资质、环保、国土等手续不齐备的,责成属地政府坚决取缔。对存在问题的责任单位,通过限期整改、停工整改、经济处罚等措施进行严格处理。从去年8月中央环保督察以来,全市建筑工地共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287份,停工整改通知书114份,并对59个在建项目处罚款115.6万元;对全市商混企业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106份,停工整改通知书53份,全市建筑工地和商混砂浆企业扬尘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在碧水保卫战中,南充市印发《南充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迅速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编制《南充市主城区嘉陵江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加快市第四水厂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出台《水污染防治激励考核办法》,加强水污染治理。

“通过市环保、水务、农牧业等部门共同努力,2017年以来,南充市开展了全市县城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排查整改工作、小流域综合治理、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专项排查等八项整治行动,梳理一批影响河流水质的突出问题,目前全市水环境质量良好。”市环保局负责人介绍,2017年初,南充市共排查出全市县城饮用水水源地28个问题。截至目前,自查的28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9个,完成率67.86%;其中7个重点问题正全力推进整改。生态环境部于2018年5月19日起对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了为期14天的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督查,对前期南充市自查问题清单中的28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核实,并对督查中发现的17项清单外问题交办至属地政府。截至目前,17个交办问题已整治完成8个,完成率47.06%;45个问题共有27个完成整治,总体完成率60%。

同时,加快乡镇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建设。目前,已完成全市场镇及居民聚居点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的规划和可研编制报告,力争在2018年底前竣工并投入使用。通过坚持加强嘉陵江南充段的保护管理,2018年1月至6月,嘉陵江国控金溪电站、烈面断面均达到Ⅱ类水质目标,嘉陵江(南充段)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在地表水Ⅱ类标准,流域内重点湖库升钟水库水质综合评价为Ⅱ类、全市9个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为构筑长江经济带中上游生态屏障提供了有力的环境支撑。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上,南充市全面按照省、市统一安排部署,督促指导全市强力推进水环境问题整改,实现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多管齐下狠抓落实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8月27日晚,记者在市南门坝生态公园眺看嘉陵江,但见宽阔的江面在两岸霓虹映照下泛着粼粼波光,江畔散步休闲的市民有说有笑,悠然自得。“每天晚饭后,我和家人都喜欢到嘉陵江边散散步,锻炼锻炼。”家住顺庆区滨江路的市民文静说,嘉陵江南充段江面宽广、江水碧绿,沿江两岸生态环境非常好,空气也很清新,适合休闲、散步,每天晚饭后到嘉陵江畔散散步,是文静一家人多年的习惯。

“为保证全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南充市配合完成了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涉及南充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的修订工作。”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全市创建省级生态乡镇19个;开展了全市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专项整治行动,会同市林业局、市发改委等部门开展了自然保护区环境问题整改,落实省、市关于自然保护区专项督查突出问题整改推进方案,进一步强化自然保护区监管工作;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相关任务,建立健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监测制度,起草了《南充市嘉陵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草案)》,制定了《南充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完善了生态文明绩效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会同市委组织部贯彻落实《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不折不扣抓贯彻落实,推动全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为避免环保问题死灰复燃,南充市加强对重点排污企业的环境监管,2018年以来,重点检查了国控、省控和环境风险源企业,共下达处罚决定书180件,罚款1293万元,其中,按日计罚4件,查封扣押30件,停产限产42件,拘留移送3件。高度重视群众环境投诉,2018年共接到投诉1345件,来访81件105人次,市本级共接收信访件194件,处理率达100%。

如何更有效地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南充市着力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的测管协同机制。目前,各级各相关部门按法定职责,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各项任务,加强协调配合,建立监测与监管执法联动的测管协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监测在行业环境监管中的作用,有效应对和控制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此外,加强对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管,有序开放排污单位污染源自行监测、生态环境损害评估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等服务性监测市场。积极推进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进行。加强对各级各部门监测机构、社会检测机构的监管,对故意违反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篡改、伪造或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级有关部门正按照要求,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市农牧业局、市林业局、市气象局等部门组织开展本系统监测网络和监测工作现状调查,梳理现有监测点位、指标、技术标准和规范等情况,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制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要点。市目督办适时组织专项督查,确保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顺利完成。

全市上下联动,各方齐心协力,呵护幸福美丽南充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日渐密实。全市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绿水青山,流金淌银。行进在南充城乡,一幅美丽抬头可见、幸福触手可及的生态文明画卷炫彩夺目……

新闻推荐

中断30年 嘉陵江迎全段畅行倒计时

看点8月23日,一艘“川嘉陵”的货船准备从广元进入南充境内。当天上午申请通行后,剩余5道闸的过闸时间随即得到安排,中途...

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阆中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