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经的致富能人,到口不能言的病人,再到如今信心满满发展产业自强典型刘德顺的涅槃之路
●王波
仲夏的乡村,郁郁葱葱。
6月26日上午10时,天气炎热。阆中市彭城镇刘家庙村村道边的一块玉米地里,54岁的贫困群众刘德顺正忙着给刚刚种下的第二茬玉米培肥。旁边地里,春季种下的第一茬玉米早已背上了一个个“胖娃娃”,丰收就在眼前。
从曾经的致富能人,到口不能言的病人,再到如今信心满满的自强典型,经历了冰与火的考验后,刘德顺再次站立起来。
病魔来袭 致富能人成残废
顶着烈日辛勤劳作,汗水湿了刘德顺的头发,也让他左脑上的伤疤异常醒目。伤疤源自6年前的一场病,也就在那一年,刘德顺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2011年以前,在刘家庙村,提起刘德顺的名字,乡亲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因为他是大家心中公认的“勤快人”、致富能手。
秉承农村人勤劳质朴的品质,2004年,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刘德顺初到北京打工时,便赢得了老板的赏识。他在这家乡友开办的砖厂里一干便是7年。7年时间,刘德顺逐步成长为技术骨干,也挣得了不菲的收入。
就在刘德顺谋划未来时,疾病悄然而至。2011年4月21日,正在劳作的刘德顺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开始是脑袋剧烈疼痛,进而颈部开始疼痛。”当天的情形,刘德顺记忆犹新。
工友们发现后,立即将他送到就近的医院,经检查,刘德顺的左侧大脑长了个动脉瘤,并患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等3种疾病。
短短1个月的治疗,花费超过20万元。7年的努力付之东流,家庭境遇急转直下。更为严重的是,手术后的刘德顺几乎丧失语言能力,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模糊。
出院回乡休养,刘德顺的情况令乡亲们唏嘘不已。这个公认的能干人,能否重新站起来?
*** 助自强者重生
2011年至2013年的3年时间,是刘德顺人生中最为灰暗的时期。看着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患有眼疾的妻子肩上自己却无能为力,刘德顺心如刀割。
消沉、不甘、愤懑,这位倔强的汉子经历一系列思想斗争后,终于挺过了最难熬的时光,并逐渐恢复了语言和劳动能力。从那时起,自强的种子便在其心里生根发芽。
2014年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刘德顺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一系列***政策让刘德顺看到了希望。
“我以前不落人后,现在一样不愿意。我要靠自己的能力重新站起来。”坚定了信念,刘德顺决心通过种庄稼来改变家里的困境。
从2015年初开始,刘家庙村的村民们发现,在家宅了两年的刘德顺开始走出家门,和妻子一道下地种庄稼、搞生产。他家一度荒芜的田地里重新长出了新绿。
“4亩玉米、400斤花生、600斤黄豆、3000斤水稻……”辛勤的付出换来了丰收的喜悦。2015年,刘德顺家实现了5年来的首次盈利。而这,显然不能让好强的刘德顺满足。
2016年,村里建起了脱贫奔康产业园,发展种养产业。种子免费送、销路有保障……一系列扶持政策,让刘德顺干劲十足。借着这股东风,他家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种植的4亩辣椒当年获得1.3万余元收入。出栏生猪10头,加上其他收入,去年刘德顺家纯收入超过2万元。
在巩固种养产业的基础上,今年,刘德顺又在产业大户的引导下,种植花椰菜。今年4月,花椰菜上市获利4600余元。
家庭账本 记录艰辛奋斗史
闲暇之余,刘德顺总爱在本子上写写画画,记录家庭收支账。几年下来,账本记录了3本。
翻开刘德顺的账本,里面的内容让记者动容。字里行间,记录着一位自强者不甘落后的奋斗历程。
3月1日,在刘兴格屋后自留地种玉米。
3月2日,在刘兴格的窄坪子地种玉米。
3月3日,在堰塘上面刘明如的地里种玉米。
……
第一本账本记录着刘德顺家的生产日常,每天的活计安排得满满当当。账本中出现的人名,均是该村在外务工的村民。4年来,除了自家的田地,刘德顺夫妻俩主动承揽了村里部分外出务工人员闲置的土地进行耕种。
“有些地在山上,步行来回一趟差不多要1个小时。”刘家庙村“第一书记”罗郃平说,今年,刘德顺家耕种的土地超过13亩,辛勤程度可见一斑。
除了生产日常,账本中还记载有农业技术培训方面的内容。“每一次培训我都很珍惜,虽然不能外出打工,但是学好技术,种地同样能致富。”刘德顺说。
第二本账本记录了刘德顺家的收入情况。去年辣椒销售期间的一组数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第一次卖出64斤,收入77元;第二次卖出222斤,收入266元……第34次卖出476斤,收入715元。”
“辣椒采摘特别费力。”罗郃平告诉记者,这些销售记录,实际上是刘德顺勤劳的见证。
第三本账本记录的是刘德顺的病情,以及这些年的花费。经历过冰与火的洗礼,也让其明白,只有自强不息,雄鹰方能振翅翱翔天际。
◆记者手记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刘德顺曾经遭遇的伤痛。 如若不是亲眼见证, 更难以理解那个脚步蹒跚的身影,为何总是这样忙绿。
曾经, 成功就在他触手可及的地方,但梦想并未照进现实。现实给予他伤痛,却也用磨炼和艰辛为他谱写了一曲自强者的赞歌。其实,物质上的贫穷并不可怕, 精神上的贫穷才让人恐惧。刘德顺用实际行动激励着贫困群众:信心在,希望就在!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易立权南充建设“成渝第二城”,需借势成渝。另一方面,南充在融入成渝发展的历程中,获益颇多。达成铁路和兰渝铁路在南充境内“十”字交会,蓉京高铁、汉巴南铁路已纳入国家中长期铁...
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阆中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