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失传 古老门神画制作技艺期待传承
“阆苑风景驻仙霞,彩绘门神百千家。吉光瑞彩护重门,街巷閤闾美如画。”阆中门神画是川北民间艺术的一枚瑰宝,它如熠熠生辉的宝珠,镶嵌于古城阆苑,让城市焕发出古朴的美,传递出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近年来,由于门庭的改造,门神画大多销声匿迹。这项民间艺术连同旧的民间习俗正逐渐褪色淡出。
A 匠心别具的绘画风格
“过去,阆中较古老的门神画集中在城南几条小街巷内。米粮市、白花庵、笔向街、屏江街较多。北街最长,门神画也最多。仅古城内,门神画不少于两千副。”多年致力于门神画研究的阆中市师范学校老师舒宗勇介绍说,阆中门神画有着久远的历史。相传在清代,门神画便已普及,走乡串户的画匠们把各式门神画传遍了山乡农家,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阆中民居上的门神画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河南朱仙镇等地的木刻水印门神不同,它是刻绘在门上的固定的大型门画。与广州陈氏书院的门神画类似,属建筑装饰。数百年来,阆中门神画在发展中吸收了南北各派门画之长,经本地画匠演绎,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技法,成为川北民间绘画的一朵奇葩。
据介绍,阆中民居上的门神大多为虬髯短须,须不过颈,项圈白亮,挺胸凸肚,神气十足。手持金瓜钺斧长銮器,身着盔铠战袍,作武士丁字步姿势相向而立。画中搭配飞扬的飘带、流动的祥云、高照的瑞光,既威严可敬,又使门楣生辉。
不仅如此,阆中门神画的显著特点在于其写实性很强。画中门神的比例跟真人接近,就连其开脸和着装都是直接取之于明代衣装加以简化、平面化。为凸显地域特性,画匠们沿用前辈的用色习惯,将朱砂、石青、佛青、石绿、石黄等色进行巧妙搭配。
B 造诣非凡的古老技艺
古代壁画所用稿本,称为粉本。门神画粉本造型与壁画不同,它重外不重内,重大不重小,画粗不画细。阆中老的门神画粉本是制成皮影一样的剪纸造型,镂刻出大型轮廓和大块色区,画样大小随门而定,用时固定于门上勾画。要制作内容繁复、工序复杂的画稿,需要上手画家画墨稿,弟子当下手成色。成色虽次要,但若技术较为拙劣,足以损坏原稿精神。
为追求装饰上的立体感,在没有橡胶、塑料袋等制品之前,阆中门神画采用堆金沥粉方法,用酒精和芒硝将猪膀胱柔软,并在膀胱口上装上内壁直径约为1/2市尺的铜管,再用黄铜包帽,做成大、中、小3种沥口,最终制成粗细不一的粉线。
据资料记载,为使门神画经久不变色,画匠们通常采用矿物颜料作画。使用矿物原料时,必须兑以适量的胶水才能令原料不易脱落。胶水太多则容易起片脱色,太少则容易掉色。在此基础上,若要使颜色匀调无痕,更须画匠们练就一只手掌握三支笔的本领。
C 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
“辛亥革命以后,东门外新建的宅院门庭多不再绘门神,院内建筑也无繁复的木雕装饰,用简练大方的木格玻璃窗取而代之,门神画大幅减少。”舒宗勇介绍说,目前会画门神画的老画匠已为数不多,且绘制的作品也屈指可数,“在现代艺术的冲击下,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传承这项古老的技法,仅有少数老画匠还坚守着这门古老艺术。门神画制作技艺濒临失传。”
据介绍,阆中市政府出台规定,加大对古城的保护,也通过这样方式,间接保护这门艺术。致力于研究门神画的学者们,利用各种机会,呼吁政府和市民重视门神画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不要因为追求现代感而让这门古老艺术失传。
生动豪迈的气韵、富于激情的色调、洗练简朴的画风、独特式样的阆中门神画曾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舒宗勇认为,门神画没有过时,过时的是多年不变的呆板设计,如果能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观的门神新形象,还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新闻推荐
本报讯(邓斌许旭记者王天雨)近日,阆中市政协每名机关干部职工都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市图书馆借阅卡。“这是我们建设学习型机关的一部分内容。”阆中市政协秘书长赵峰告诉记者,在推进学习型机关建...
阆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阆中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