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榜样的力量推动脱贫攻坚 阆中市表彰奖励2016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摘要]阆中市表彰奖励2016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近日,笔者从南充阆中市2016年度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获悉,去年,该市33个贫困村成功出列,实现了“首战首胜”的年度脱贫目标。为进一步动员广大干部群众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同步全面小康不懈奋斗,该市对2016年度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的58个先进集体和180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
“最美村党支书”邓婉玉
改变山村落后面貌
走进金城乡文崇垭村,只见平坦的村道宛如一条白色绸带,将家家户户串联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在这条村道上,邓婉玉不知走了多少回。
“当时觉得她太年轻了。”2014年邓婉玉担任文崇垭村党支部书记时,村民们看热闹的心态较重。一番摸底调查后,邓婉玉决心用行动消除村民的疑虑。
修路是邓婉玉带领村民办的第一件大事。多方探讨、仔细核算后,邓婉玉和村“两委”制订了村道公路的改造方案。随后,跑项目、要政策、找资金……其中的艰辛只有邓婉玉自己知道。短短3个月时间,她硬是筹集到120万元修路资金。
2015年初开工建设,年底正式通车,村道路连通家家户户的同时,也修到了村民心里。通车那天,村民们自发挂出了5条标语,其中一条是:“邓婉玉是务实为民、深得民心的最美村党支书。”
这条路让邓婉玉和村民成了朋友。自那以后,邓婉玉便带领村民兴建基础设施,发展养殖产业,改变山村落后面貌。
“猪司令”杨正江
创作打油诗传授养殖经
2016年8月30日上午,59岁的杨正江突发心肌梗塞,病倒在扶贫路上。2016年底,出院后的杨正江又来到枣碧乡清河村,来到渴望通过养猪致富的贫困群众家中。
“老杨,身体恢复得咋样了?”闻讯赶来的群众最记挂的就是杨正江的病情。“没有大碍了,你们家养的猪今年效益好不好?”作为该村的驻村帮扶农技员,杨正江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该村的生猪养殖事业上。技术指导、疫病防治、技能培训……清河村每一条村道上,每一户贫困村民家中,都留下了杨正江的身影。
驻村帮扶工作中,杨正江结合贫困群众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的实际,把生猪养殖、防疫和驱虫等知识编成打油诗,方便群众理解记忆。“抖料加水要适当,水加多了事难成。一捏成团丢下散,猪儿喜吃长得欢……”这首200余字的《养猪歌》朗朗上口。“用打油诗的形式传授养殖知识,好记,容易懂。”村民何明吉告诉笔者。2016年,按照杨正江为村里规划的生猪产业发展方向,该村生猪养殖数量同比至少翻了一番,贫困群众年人均增收上千元。
如今,清河村的贫困群众全部摘掉了“穷帽”,但对杨正江而言,帮扶工作并没有就此止步,他将继续行走在技术帮扶的道路上。
热心肠蔡淑琴
勤劳友善感动乡邻
在凉水镇七羊山村,提起蔡淑琴,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在村民们心中,66岁的蔡淑琴不仅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更是家庭和睦的典范。
一家四口3人残疾,虽然蔡淑琴的脸上随时都挂着乐观的笑容,但这背后却有说不尽的辛酸。每天清晨为丈夫和儿子准备好早餐后,蔡淑琴便要下地干农活。翻地、种菜……样样她都在行。“我乐观,家里人才不会有心理负担,家庭才有希望。”蔡淑琴的语气坚定地说。
一家人的生活虽然清苦,但热心肠的蔡淑琴却经常帮助村里的乡亲。10余年前,蔡淑琴发现村里来了一位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妇女。仔细询问,才知道这位张姓妇女是一名自闭症患者,生活几乎不能自理。见张大姐孤苦伶仃,无人照顾,善良的蔡淑琴将她接回家中。从此,张大姐便成为蔡淑琴家的一分子。10余年来,蔡淑琴向对家人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张大姐。
给予家人无私关爱的同时,勤劳的蔡淑琴在镇、村干部的帮扶下,依靠生猪、家禽养殖,种植花椒,打零工等方式增加收入。如今,在蔡淑琴的努力下,全家的经济收入已从2014年的5000元增至2016年的2万余元。(王波 本报通讯员 莫子君)
新闻推荐
本报讯在阆中,有“二月二,剃龙头”的传统习俗,2月27日,该市在举办千叟宴的同时,还特地邀请了当地的理发师、医院共同参与,为老人免费理发和体检,让敬老爱老的德孝之风得到传承。在活动现场,受邀...
阆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阆中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