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与西方文化交流融合;请进来,吸引国际木偶皮影艺术学院来阆开分院以文化的名义 搭建沟通世界的桥梁
"> " target="_blank">●王波
近日,第六届中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传承展演活动在福建泉州落幕。闭幕式上,川北王皮影艺术团团长王彪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合会中国中心主席、中国木偶皮影协会会长李延年手中接过会旗,这标志着2018年“第七届中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传承大赛”将在阆中举行。
从2010年开始申请大赛举办权,到今年申办成功,6年申办路的背后,是川北王皮影艺术团不断创新剧目,不断交流融合,使这个地方民俗文化名扬海内外的艰辛历程。
苦练内功增强底蕴
“从20至60,从5至30。”在川北王皮影艺术团里,墙上贴着的一串数字引起了记者注意。王彪告诉记者,这些递增的数字,反映的是近年来川北王皮影艺术团不断推陈出新、自我提升的过程。
“从20至60,说的是我们团演出剧目数量的增加。”王彪介绍,2008年6月,川北王皮影正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传承好祖辈留下来的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并将其发扬光大,“我始终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不断自我创新,增强自身实力,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从那时起,王彪便坚定了传承、创新这个信念。
经过搜集,王彪和王舫兄弟俩整理出祖辈流传下来的传统剧目20部,并组织人员对这些传统剧目进行了多次完善和编排,让这些文化遗存得到妥善保护和传承。“巩固传统节目,积极开发与市场接轨的新节目。”照此思路,王彪兄弟俩又在剧本创作方面下起了功夫。精心挖掘阆中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合群众不断变化的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兄弟俩潜心创作出40个新剧目。《神仙游阆苑》、《张飞画美人》……这些反映阆中地域文化和人文典故的剧目,一经推出,便受到了观众的青睐。
从最初的20个传统剧目,发展到如今的60个剧目,创新始终贯穿于川北王皮影整个发展历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与时俱进。”阆中市文化馆副馆长邓晓东说。
与剧目数量一起递增的还有演员人数。建团之初,川北王皮影只有5名表演者。按照祖训,演员必须全面掌握雕刻、器乐、表演等全套皮影技艺。“这需要花相当长时间和精力来练习。”王彪介绍,为此,艺术团的规模一直上不来。王彪开始尝试改变,“除了要求传承人必须全面掌握整套技艺外,其他演职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门或几门技艺进行专业、系统的学习。”如此一来,川北王皮影艺术团的演员人数一下增加至60人,成为川内知名度最高、规模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团。
“表演从全方面向专业化、精深化转变,便于吸收新鲜血液,这是川北王皮影顺应时代趋势的体现。”邓晓东说。
走出国门交流融合
享誉国内的同时,王彪又将目光瞄向了海外。“希望能够重现爷爷当年在奥地利演出时的盛况,让川北王皮影真正成为四川乃至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借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东风,2009年,川北王皮影艺术团应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邀请,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代表,第一次走出国门,前往美国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在华盛顿、洛杉矶等城市演出时,王彪兄弟俩表演的《现代皮影迪斯科》引起轰动。
随着走出国门机会的日益增多,王彪开始在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上动起了心思。2012年赴欧洲五国巡演的过程中,王彪结识了法国著名女导演吉贝尔·蔡女士,双方经过沟通,决定共同创作一部舞台剧,为中法建交50周年献礼。
经过多番探讨和多次彩排,舞台剧《遗失的影子》终于与观众见面。这部综合了皮影艺术和视频手段的现代舞台剧,以戏剧形式讲述了阆中的传说、民间典故和一个皮影家族六代传承的故事。
“虽然只是一次尝试,却把中国皮影艺术第一次以舞台剧的形式展现给欧洲观众。”王彪说。
该剧先后在中国和欧洲巡演。“以文化的名义,搭建起了沟通世界的桥梁。”邓晓东评价说,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与西方文化进行交流融合,川北王皮影在国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最近,王彪又开始为另一件事奔走。“争取以王皮影展览馆为平台,吸引国际木偶皮影艺术学院来阆中设立分院。”王彪告诉记者,这个想法并非空穴来风,“我就是国际木偶皮影艺术学院的教授,并已多次和国际木联主席以及学院院长进行了沟通,已达成共识。”
王彪告诉记者,国际木偶皮影艺术学院分院落户阆中,将为川北王皮影搭建起同世界接轨的平台。“学院可以招收中国学生,也能吸引外国学员前来学习,中西文化交流融合就可以实现。”畅想未来,王彪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记者杨晓江)11月10日,记者从阆中市委宣传部获悉,一部反映阆中基层干部扶贫路上酸甜苦辣的微电影《第一女书记》已经完成拍摄,该电影将于年前在央视展播。据了解,《第一女书记》由阆中市委宣传部监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