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27467名贫困群众摘“穷帽”

四川日报 2015-08-17 09:46 大字

本报讯(记者 伍力)8月12日,在阆中市妙高镇石鱼村村民蒲文定的院坝里,“第一书记”廖清华带着3名村干部,和蒲文定拉起了家常。“这些核桃树长势都很好,书记,这个项目是帮到我们心坎上了。”68岁的蒲文定指着院前的3亩核桃树,乐得合不拢嘴。“老蒲,如果精力允许,你还可以试着套种生姜。”廖清华笑着提建议。

为进一步推动***,南充选派1290名市直机关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目前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的“第一书记”均已上任。从机关单位走向田间地头,“第一书记”们肩上的担子不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解决一些村软、散、乱、穷等突出问题;推进***;组织落实扶贫项目;提升治理水平,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为保证工作落到实处,“第一书记”在下村任职期间,原则上不再参与原单位工作,在基层的工作时间每月不少于三分之二工作日;帮扶成效纳入年末干部考核,与评优、提拔挂钩。

去年5月,廖清华从阆中市委农工办来到石鱼村任“第一书记”。上任伊始,搭建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成了头等大事。“当时村里只有1名书记和1个主任,人手短缺,尤其书记还是新上任不久,缺乏经验。”廖清华说,自己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挨家挨户走访调查,写了厚厚一本民情日记。随后召开的村民大会上,村民选出了村委会副主任,并配齐了村计生专干、村监委会主任和纪检员。廖清华挂职一年多以来,全村60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村里建起了卫生站,还通了天然气。

同廖清华一样,该市其他“第一书记”也埋头帮扶贫困村,今年上半年,全市27467名农村贫困群众摘掉了“穷帽”。

新闻推荐

阆中抗战档案首次向公众开放

本报讯(张晓东记者伍力)9月1日,阆中市举行《阆中与抗战》首发暨阆中抗战档案对外公开开放仪式,6000多册抗战档案首次对公众开放。1939年,东北沦陷区流亡师生在山西安康组建改编为国立第四中学迁址到阆...

阆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阆中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