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没有水泥路到人均道路长达14米,村道水泥路的建成,让昔日贫困村走上致富之路一条路“盘活”一个村

南充日报 2015-04-01 19:36 大字

●张晓东

阆中市金垭镇观音庙村是一个合并村,人口1529人。以前的观音庙村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生产出行路难走。3月28日,当记者再次来到该村时,只见一条条水泥路连通家家户户,小轿车、摩托车这些村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交通工具停在大大小小的院落中。据介绍,如今的观音庙村,人均村道长达14米。该村因此成为阆中市农村公路里程最长、人均道路最多的村。

“路修好了,出门再不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了。今年春节,好多在外打工的乡邻把小车开进了自家的院子。”现年67岁的村民安德贵告诉记者,只要一有空,他就和村民安德顺等人上路打扫卫生,做好道路维护。

就在2012年前,该村还没有一条水泥路。交通不便导致该村产业发展滞后,村民因此怨声载道。该村新一届班子成立后,把惠民生、强基础、兴产业提上议事日程,决定走“一路二水三产业”的发展路子,实现逐步富裕。该村党支部书记郭发明、村委会主任黄宝银向村民郑重承诺:如果在任期内不把村上的泥巴路硬化,就自动辞职。

说干就干,村“两委”召开会议,对村道水泥路的修建方案展开广泛讨论,征求意见和建议。

虽然都知道修路是一件好事,但有些村民还是对此不支持,认为自己年龄大了,享受不了几年。对此,村干部耐心细致地做其思想工作。还有些村民担心修路资金被挪用,村“两委”因此出台严格的制度:资金不由村干部经手,村民选举村民代表负责质量监督和资金管理。

修路需要大量资金,这笔钱从何而来?对于一个经济欠发达的村,全靠村民出资修路肯定行不通。村干部采取三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一方面争取在外乡友支持,另一方面号召村民投资投劳。为尽快启动修路计划,郭发明负责宣传发动,处理群众问题。黄宝银在外跑项目,寻求乡友支持。从2012年至今,该村争取到国家项目支持9公里,另外11公里的资金由群众自筹和乡友支持。2012年3月8日,村道水泥路正式开建,该村成立经济催收组、质量监督组和现场协调组,实行村民代表收钱、管账、招标、议标、签合同,村干部只负责现场协调工作。

为获得在外乡友的资金支持,黄宝银通过电话、短信、写信等方式,向在外乡友介绍观音庙村的情况和发展状况以及修路的资金缺口。黄宝银的努力打动了众多乡友。现年86岁的退休干部何桂海听说村里要修路,发动亲戚朋友和自己的儿女捐款数万元。在云南做生意的黄功汇回4.3万元,并表示,作为一名在外乡友,有义务反哺家乡。就这样,从2012年到去年末,全村修建村道水泥路18公里、便民路3公里,今年5月底前,组组将通水泥路。

路修通了,村“两委”又把解决人畜饮水和产业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建成供水站4处,解决了80多户群众吃水难问题。流转土地390亩,规模栽种猕猴桃和优质杂柑等。

据了解,今年,观音庙村将争取维修小微水利病害工程4处、山平塘和小二型水库3处,为村道水泥路安上波形护栏。“路修好了,下一步要尽量减少撂荒地,发挥土地综合效益,让群众早日脱贫致富。”黄宝银说。

一条道路将观音庙村紧紧相连,一张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蓝图徐徐铺开,这个多次获得公路建设、惠民政策落实、先进基层党组织、农村综合奖等荣誉称号的小山村,正迈开大步,走在共同致富的道路上。

新闻推荐

倡导文明祭祀营造绿色清明

4月3日,阆中市石子中心校开展了“文明祭祀、绿色清明”主题班会活动。活动中,同学们通过手机、电脑等收集清明祭祀知识,并进行相互交流。班主任围绕清明的来历、习俗、文化等内容予以讲解,加深了学生...

阆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阆中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