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登陆中国院线的印度电影《起跑线》,表现印度家长也有“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焦虑——“起跑线”焦虑折射印度之痛
印度电影《起跑线》4月4日正式登陆中国院线,几乎“未映先火”。截至8日,影评网络社区“豆瓣电影”已有3万多人为这部片子打分,截至8日获得评分8.1。 《起跑线》用夸张手法讲述一对中产夫妇费尽心思为女儿“择校”。
不求“学区房”
“印度没有学区房概念。 ”在孟买南部从事房地产中介服务的莫希特·拉姆钱达尼告诉新华社记者,“只要你能保证按时到校,对私立学校而言,你住哪儿其实无所谓。在孟买,人们不会因为孩子想上一所学校,就把房子买到学校附近。别忘了,这里一般人家至少两个孩子,如果一男一女,可能要分别上男校和女校,难道还要买两套房?孟买房价可不比北京、上海低。 ”
区分印度教育质量的不是“学区”,而是公立和私立两套学校管理体制,而家长选择学校的依据,主要是家庭经济状况。 “有钱就去私立学校,没钱就去公立学校。 ”
私立学校因为教育质量、设施不一样,收费水准大不相同,一年学费折合人民币从1000多元至几万元,一般水准大约10万卢比(约合1万元人民币)。按照印度媒体报道过的数据,月收入达2万卢比(2000元人民币)可算是印度“底层中产”。
“在孟买,”拉姆钱达尼说,“一般只要付得起学费,就可以去想去的私立学校。 ”
不拼“小升初”
印度教育体系采用小学-中学12年学制,中学不分初、高中,且很多学校属“12年一贯制”。小学和中学自然衔接,没有“小升初”或“中考”,决定升学与否只是门槛较低的期末考试。
印度“高考”是教育竞争最激烈的阶段,每年都有大约1000万人参加。印度著名高校,如印度理工学院和尼赫鲁大学,录取率相当低,只为成绩绝对优异的学生准备,绝大部分学生不会把它们当成志愿。
大部分高考生的目标相当现实:考一所普通高校,学点专业技能,毕业后参加工作。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穆丝坎告诉记者:“我想考一家医学院,毕业出来后从事医务工作。在印度,医生的社会地位很高。 ”
“学校即阶层”
影片中文译名为《起跑线》,关注的是印度中产阶级难以逾越现状、既无法挤进“上流”、也不愿融入“下层”的尴尬。
对印度观众而言,这部电影戳中的“痛处”是社会阶层固化现实。印度由于特殊的历史和文化,阶层固化问题一直存在,而现有“公私分立”教育制度不仅无力消解阶层固化,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强化这一现实。
影片中主人公夫妇为孩子费心“择校”,不惜“扮土豪”到“装穷”,片中“母亲”一句台词显露这种“焦虑”的背后动机:“学校就是阶级”。
在孟买的公立学校,老师授课用印地语,英语只是一门课;而在私立学校,一律采用纯英文教学和英文教材。在印度,想借子女教育实现阶层跨越十分困难,即使穷人家孩子借助“贫困生名额”进私立名校,也会因消费水平等种种隔阂无法融入所谓“上流”圈子。
这部印度《起跑线》中不仅显现“虎妈猫爸”的教育理念冲突和看似“大团圆”的结局,也揭示靠教育“起跑线”难以改变贫富分化“终点”的社会现实。
新闻推荐
斩获奥斯卡大奖的《水形物语》票房前景一般。本周多地天气暖意融融,可拥有超强口碑的艺术片却迎来了“倒春寒”:奥斯卡获奖艺术片《三块广告牌》上映十余天,票房仅有4600万;艺术气息浓厚的本届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