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之力》:女性叙事下的男性形象

青岛早报 2022-04-01 07:43 大字

简·坎皮恩是一位产量极低的新西兰女导演,最近一次有作品进入大众视野还是1993年的《钢琴课》,该片在当年的戛纳电影节与《霸王别姬》平分金棕榈奖,也让她成为影史首位获得金棕榈奖的女导演。时隔十二年,简·坎皮恩协新片《犬之力》归来,影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以早期美国西部的牛仔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两个男人间的奇情故事。《犬之力》一经公映,便成为各大电影奖项的有力竞争者。。

简·坎皮恩属于学院派风格导演,她以强大的控制力和细腻的心理刻画见长,作品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工整沉稳;坎皮恩善于使用隐喻蒙太奇,喜欢在影片前半部分铺设大量线索,然后随着故事发展使其逐渐明晰,隐喻与情节总能一一对应。片名“犬之力”一词出自《圣经》,狗在犹太或基督教传统中常被看作邪恶之力,这隐喻了菲尔和皮特叔侄两人性格与行为中的恶。 “犬”在片中既是有权力象征意味的动物,也是山脉的形状,菲尔和皮特都能一眼看出山的形状,表现出两人同样细腻敏感的内心,突出了主角菲尔人物的复杂性,同时进一步深化主题。

坎皮恩通过展现男性情谊,批判、讽刺了父权社会灌输的思想,只在只言片语中出现过的父亲形象,却为之后人物行为的合理化提供了验证的可能。作为主要人物,菲尔和皮特不仅性格截然相反,他们在故事中的使命也有着与外在不符的巨大反差,充满“男子气概”的西部牛仔菲尔,阉割情感、自我压抑,一开始排斥与自己内心相似的皮特,而在这些的掩饰下,是对同性之爱的渴望;性格软弱阴柔的皮特,反而贡献了片中为数不多的血腥镜头,他对母亲酗酒的纵容,造成了情节上有意的巧合,他性格中残暴与阴柔共存的矛盾,指向了影片中未讲述的内容(或弑父),他的最终目的是杀死菲尔。可以想象,两人生命中缺席的父亲,实质上一直是在场者,与历史和记忆一起压抑着他们的人生。

《犬之力》的叙事十分克制,甚至在关键事件上也没有多花笔墨,没有着力构建出使结尾出人意料的“谋杀”计划;对于氛围的塑造点到即止,木屋中轮流吸烟,红色的灯光暧昧多义,画面充满张力,而紧接着就生硬地转到下一场景。菲尔为皮特编制绳子是一个节点性的事件,绳子代表着规劝和限制,菲尔得知生皮被卖掉后的愤怒(男性伪装被撕破)和连夜的编制都证明他强烈、真挚的感情,而皮特在“谋杀”得逞后的黯然神伤也算是对他爱的回应。这个背景设定在西部的故事中,菲尔的死象征着蛮荒时代的终结,最后他穿着代表现代文明的西装进入棺材,预示着文明社会的势不可挡,这种文化的碰撞在坎皮恩的影片中屡见不鲜。皮特的自然登场和退场都源自继父(菲尔的弟弟)摆脱菲尔控制的做为,皮特在接受菲尔示好后依然完成了复仇的结局,预示着改变也势不可挡。

《犬之力》中的人物远离主流的价值追求和意识形态,有着典型的女性叙事特征,他们的性格既受时代影响,又与个体经验直接相关。影片不断探寻着人物最为私密的一面,通过揭示其中男性精神上的孱弱与人格畸形,对人性的复杂性展开深刻的讨论。今年奥斯卡,《犬之力》或许不是最面面俱到的一部,但一定是离最佳影片最近的一部。

文/曹守磊

新闻推荐

3月银幕好戏多 你最想看哪一个?

数据显示,截止到2月24日,2月累计票房成功突破百亿,2月大盘继2018、2019和2021年后第四次跻身百亿俱乐部,但是比去年同期却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