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 成都向未来 以TOD打开城市发展新画卷

四川日报 2020-12-21 06:34 大字

12月7日,成都首个TOD综合开发项目——陆肖TOD综合开发项目顺利取得预售许可证,正式上市亮相。

陆肖TOD景观示范区实景。

十年,从0到500。2020年,成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500公里,位列全国“第四城”,也标志着成都地下轨道交通网全面铺开。

下一个十年,成都轨道交通使命何在?

用一句话作答:十年地下成网,十年地上成城。

12月7日,成都首个TOD综合开发项目陆肖TOD 开发取得预售许可证,正式上市亮相。以此为起点,一幅以TOD重塑城市发展格局的崭新画卷正在开启。

TOD是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综合开发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一直被城市规划、建设与治理领域关注并不断实践,并逐步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重要选择。

成都首次提出以TOD重塑城市空间形态,发力全球TOD典范城市。以功能复合、站城一体、产业优先、生活枢纽、文化地标、艺术典范、综合运营为总体发展目标,成都TOD综合开发倡导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进行功能融合及集中开发,努力打造高颜值、国际范的城市新地标和“人城境业”高度融合的公园城市活力新社区。

向未来,下一个十年,成都轨道交通的活力在地上。

□禾雨 (图片由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谋势

系统的顶层设计引领城市发展

作为成都TOD综合开发的开篇之作,陆肖TOD甫一出世就成为全球焦点。

2018年,成都轨道集团面向全球公开招标,在行业内引起巨大反响。日本的日建、日设,法国的法铁,美国的艾奕康,德国的欧博迈亚,新加坡的CPG,中国香港的梁黄顾等世界顶级设计单位应声而来。日本知名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全球TOD规划设计领域顶级专家渡辺莊太郎还成为成都轨道集团的TOD 开发总顾问、总建筑师。

世界为什么看好成都?系统的顶层设计决定了成都TOD综合开发的立位高度和视野宽度。2017年,成都作出大力实施TOD 开发的战略部署,对成都市轨道交通远期线网规划的700多个站点、75个车辆基地进行统筹开发。2018年,成都市委、市政府明确其中105个地铁站点及75个车辆基地由成都轨道集团作为实施主体。同年,成都轨道集团组建专业子公司,专门负责TOD 开发业务。

“成都市政府主导了TOD的推行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实践,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TOD理论全球创始人彼得·卡尔索普评价道,“我相信其必将引领世界下一代以公交为导向的开发浪潮,成为全球实践的模范城市。”

成都为什么选择TOD?看格局。跨过龙泉山,从“两山夹一城”转变为“一山连两翼”。作为城市有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轨道交通发展方向势必与成都城市空间格局之变同频共振。深刻把握轨道交通对引领城市发展的牵引作用,TOD综合开发成为引领城市发展格局和重塑经济地理的重要手段。

看形态。精筑城、广聚人,重塑城市形态,关键在“人”。依托轨道交通的流量吸引优势,高标准开展一体化城市设计,有机糅合居住生活、商务办公、休闲游憩三大生命空间,展现“人随线走”“站引人聚”的效果,未来在成都,一个TOD项目就是一个公园城市社区。

看当下。作为一座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的城市,只有有效破解交通拥挤、环境污染、通勤成本较高以及土地资源紧缺等难题,才能为城市永续发展留出充足空间,而TOD正是一剂良药。

起点即高点,破题即起势。成都TOD综合开发风起帆正扬!

聚人

以人为本描绘城市开发新图景

在成都,一个TOD项目就是一个国际合作的开放平台。为推动TOD建设,成都轨道集团建立了TOD项目策划库、TOD 一体化城市设计库、TOD商业运营库三大专业库,英国的戴德梁行、第一太平戴维斯、仲量联行、德勤咨询,美国的高力国际等全球策划、规划、设计行业的头部公司,都齐聚“三大库”。

精英齐聚,成都的TOD将是什么样子?

从陆肖TOD的宣传片中,不难窥见未来生活场景:背上书包,孩子每天早上和爸爸一起走出家门,就进入一个长长的“连廊”,这里一端通往学校,一端连接爸爸的公司,不用过马路等红绿灯,也无需长距离通勤,步行就能到达公司、学校。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个TOD项目就是一个公园城市社区。便捷、畅通的生活场景背后,“以人为本”的营城理念始终引领着成都TOD综合开发的设计和实施。

TOD综合开发的实质,是要以站点为中心,构建人们生活的公园社区,生活在社区中的人们可以通过TOD综合开发便捷地获取生活服务,提升生活品质。

成都怎么做?在全市一盘棋的统筹规划下,成都对全域700多个轨道交通站点及周边区域进行合理安排,结合站点不同等级布局不同功能,打造出各具特色的TOD项目。

四级站点分类。根据不同站点对城市中心功能、产业功能区和特色镇的支撑作用、轨道网络中的通达条件等特征,将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分为城市级站点、区域级站点、组团级站点、社区级站点四级。同时,综合考虑城市主要功能的空间布局、站点周边用地构成,将站点分为商圈核心型站点、交通枢纽型站点、综合中心型站点、产业社区型站点和生活服务型站点五类,促进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轨道交通出行与消费购物、休闲娱乐等功能有机融合。成都提出“137”思路,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在半径100米核心区布局商业服务业设施,打造具有显示度的城市地标;在半径300米次核心区布局办公、酒店及公共服务设施,塑造灵动多样的城市场景;在半径700米非核心区,布局住宅、公园等生活生态空间,营造从“城市到自然”的诗意栖居。

塑城

美丽宜居公园城市里的成都实践

探索与实践、开拓与创新,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道路上,成都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美好场景,而TOD综合开发,正是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

自TOD诞生以来,成都在全球首次提出将TOD综合开发与公园城市理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按照“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原则,提升成都公园城市形态。

以建设公园城市为目标,塑造城市新名片。成都的TOD建设着重公园城市景观体系的构建和城市形象特色的打造,统筹站点周边文化、功能、空间与自然资源等要素,让城市空间“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整体协调、端庄典雅”。

在城市新区,结合TOD轨道站点,突出“近山不邻山,绿楔环四城”的特点,彰显山、水、城和谐相融风貌。在老城区,开展TOD综合开发,应适当增加开敞空间,通过多层次公共空间、慢行系统、城市绿道等,提升环境品质,展示公园城市的独特个性和独有魅力。在片区中心和特色镇中心,结合TOD轨道交通站点塑造较为开敞的中心形象,通过建筑风貌与公共空间展现风貌特色。

支撑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成都TOD综合开发特别强调了多制式交通衔接一体,强化轨道站点与航空、铁路枢纽一体化便捷衔接,保障城市外部客流与内部交通高效转换。此外,构建“BMW”绿色交通体系,即常规公交、轨道交通、慢行交通相融合,提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1000米范围内步行可达时间不超过15分钟,轨道交通站点周边邻近街坊建筑直连率达到100%,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及共享单车换乘接驳时间不超过5分钟的目标。

链接世界头部城市,对话城市美好未来。除了陆肖TOD,今年还有包括梓潼宫、双凤桥和中环在内的三个TOD项目将陆续入市。未来的3到5年,成都首批14个TOD示范项目将陆续建成,为城市拉开发展新框架。

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道路上,成都轨道跫音不止,奋进不息!

新闻推荐

晚唐巨擘郑谷 三次入蜀创作宽

许永强/文论及晚唐诗坛,很少提及郑谷,若有人谈到,也多仅限于“一字师”的故事。其实,作为极负盛名的诗坛名家,郑谷一生创作的...

梓潼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梓潼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