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土文物看汉代绵阳农田经济

绵阳晚报 2020-04-07 08:16 大字

绵阳市博物馆展览的陶鱼、陶蛙、陶田螺、陶乌龟等

绵阳市博物馆展览的陶水田

2007年高新区松林坡出土的铁插

2007年高新区松林坡出土的铁斤

在汉代社会,农业被视为立国之本。汉代时的古绵阳,农业发展状况如何?在近年来的考古发掘中,绵阳先后出土了大量与农业有关的汉代文物,从这些文物可以看出汉代时古绵阳的农业发展水平。

■绵博记者张登军文/图

1.汉代绵阳的水稻种植

民以食为先。了解汉代时古绵阳的农业,首先要介绍的是与百姓温饱密切相关的种植业。

在汉代社会,人们普遍种植五谷。对“五谷”的提法,史书中有不同的说法,一种指的是黍、稷、菽、麦、稻,还有一种则指的是麻(大麻)、黍、稷、麦、菽。2009年10月,西安出土的一枚木犊中,则清楚地记载了当时的五谷指的是粟、豆、麻、麦、稻。

《汉书·地理志》记载,巴郡、蜀郡及广汉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并有富饶的山林、竹木、蔬菜、水果,“民食稻鱼”,这段文字记载的是西汉早期汉景帝、汉武帝时期“文翁化蜀”前古四川的物产情况。

西汉时的古绵阳(涪县)隶属于广汉郡,境内的水资源丰富,《汉书·地理志》中的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汉代绵阳的农业发展水平,一句“民食稻鱼”透露出汉代绵阳种植得最普遍的是水稻,人民的生活条件还不错。三国蜀汉早期,刘备在古绵阳的东山(今富乐山)发出“富哉今日之乐乎”的感慨,也道出了当时绵阳的富饶。

这里重点说说汉代绵阳的水稻种植。在最近几十年来绵阳境内的考古发掘中,先后多次出土陶水田、陶水塘。比如说,2009年在绵阳高新区磨家镇茅针寺村小横山子墓葬就出土一块残缺的陶水田,2010年在涪城区新皂镇石梯子村桐子梁崖墓群也曾出土陶水田,等等。

在汉代,陶水田的功能与现代的塘堰功能相当,平时蓄水用来养殖鱼虾,而塘里的水则用于农业灌溉,而这也是水稻种植的一个必备条件。绵阳境内出土的陶水田、陶水塘数量不少。这些文物中有的对水田进行分块并设有田埂,还有的有泥片分隔作为供排水的闸门,可见当时的水稻种植已经相当普及,种植技术也相当成熟。

2.汉代绵阳的水产养殖

在汉代,古绵阳的水产养殖业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丰富了汉代绵阳人的餐桌内容。

在汉代社会,水产品是当时人们最重要的肉食品。《盐铁论·散不足》中记载,西汉时民间的招待“鱼肉重叠”,有“炖熟的甲鱼,切得很细的鲤鱼肉片”。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汉代社会的水产养殖业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种类也很丰富,满足了“民间酒食”之需。

在绵阳,自然也不例外,这从出土文物可以得到印证。最近几十年来,绵阳境内出土的汉代陶水田、陶水塘中,普遍有鱼、青蛙、田螺等点缀,有的甚至还点缀有乌龟。比如,1992年在绵阳高新区河边镇九龙山汉墓群白沙包崖墓中出土的一件陶水田中,就有鱼、青蛙、乌龟等。而2015年在涪城区丰谷镇的崖墓中出土一件陶水塘中,则出现鱼、螺、莲藕等。

从这些出土文物可以看出,汉代绵阳的水产养殖业品种较为丰富,鱼、田螺、乌龟,应该是当时绵阳人最喜欢的水产品,而莲藕的出现则丰富了当时绵阳人农业种植业的种类。当然,史料中并没有汉代人吃田螺、青蛙的记载,或许当时的青蛙,依然是以益虫的身份出现的。

在陶水田、陶水塘中的内置点缀物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鱼,这与《汉书·地理志》中“民食稻鱼”的记载是相符合的。而在绵阳市博物馆中馆藏的汉代庖厨俑中,案板上出现最多的也是鱼。从一定程度上看,鱼应该是汉代绵阳水产最主要的养殖门类。

3.汉代陶甑与粮食种植

在绵阳市博物馆,馆藏有境内出土的汉代陶甑,这是汉代时普遍用来盛酒的器具。这说明在汉代时的绵阳,粮食出产总量是相当高的,人们有多余的粮食酿酒。

在汉代社会,人们很喜欢喝酒。在《史记》中多次出现皇帝对臣子“赏赐牛酒”的记载。《盐铁论·散不足》也记载,西汉初期到中期,人们热衷宴请,每次都喝得大醉,十个人醉倒五个人,几乎每天都是如此,甚至还有人借别人家办丧事来求得酒肉。

从史书的记载可以看出,汉代人每天消耗的酒应该不少。要满足人们对酒的需求,必然有庞大的产量支撑,可见当时酿酒业的发展是相当兴盛的。在汉代的绵阳,自然也有酿酒业的出现,还是从出土文物可以得到印证。

2007年10月,在绵阳高新区松林坡汉代竖穴土坑墓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件陶甑。这件陶甑高度约40厘米,口、底均为方形,外部有彩绘,但烧制火候不高。这件文物的出土,说明在西汉时古绵阳,酿酒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同时也可以看出当时的绵阳粮食储量充足,人们有多余的粮食用来酿酒。

汉代绵阳人酿酒用的是什么粮食?许倬云著《汉代农业:中国早期农业经济的形成》中谈到,汉代人除了种植普通的水稻外,也种植旱稻、糯稻,常被用来酿酒,且在汉代以前就已经出现了。

从上述内容可以推测,汉代绵阳人酿酒,也应该用的是糯稻。糯稻,现在的绵阳人俗称酒谷,经过加工后称之为酒米,从字面上理解,这种稻谷是用来酿酒的。当然,汉代绵阳人也在田地里种植小麦、蔬菜,等等,这里就不再赘述。

4.汉代绵阳农业生产工具

发达的农业生产,与当时的农业生产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农业生产用具的发达。

在西汉初期,石制农具较为普遍,也有木制的农具。而随着冶铁业的发展,铁器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普遍应用。《汉书·地理志》记载,治地今梓潼的广汉郡有工官,是当时全国八大工官之一,以生产金银器和漆木器著称全国。《汉书·禹贡传》记载,“蜀广汉主金银器”,说明当时广汉郡工官铸造的铁和铜是重要的产品。

西汉时的绵阳时称涪县,隶属于广汉郡,由此可以看出,西汉时的绵阳冶铁技术应该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与水平,必然推动铁制农具在古绵阳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最近几十年来,在绵阳境内先后出土铁器100余件,其中就有不少铁制农具。

2007年10月,绵阳高新区松林坡的汉代竖穴土坑墓中,出土了石锛、石矛、石凿等磨制石器,同墓葬中还同时出土了斧、插、斤等铁制器物,其中铁插为半圆状,把柄处还有用于插木柄的木头渣片,而铁斤则呈半弓星,与现在的镰刀类似,前端微微上翘。

从这个墓葬中文物的出土情况可以看出,在西汉时期的绵阳,处于从脱离蛮荒走向文明的过渡阶段,先进的铁质农具相对较少,但至少说明当时绵阳处于经济发展阶段,农耕文化已经达到一定水平。

随着冶铁技术的成熟,铁质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最终带动了汉代绵阳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在绵阳境内,先后多次出土汉代陶仓,也从一个层面见证了粮食种植业的繁荣。

新闻推荐

重拳出击治乱象凝心聚力护民生 绵阳春雷行动2020

涪城开展计量器具专项检查本报讯(艾莹记者范萌)涪城区市场监管局石塘所近期开展辖区计量器具专项检查行动,确保各使用单位计...

梓潼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梓潼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