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市委七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侧记
□本报记者袁媛郭若雪
隆冬时节,寒风凛冽,连日的明媚阳光驱散了不少寒意,即将迎来生机勃发的新一年。
12月28日,市委党校知行堂内,党徽熠熠生辉,红旗鲜艳如火,市委七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在这里举行。
这是岁末年初的一次总结与回顾,更是在决胜全面小康、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的关键时期一次部署与展望。
从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参会人员谈认识、论形势、说谋划、议担当,信心、斗志、干劲不断升腾,凝聚起加快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和西部经济强市的共识。
目标提振信心,信心催生动力。站在科技城建设20周年的新起点上,全市上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奋力推动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建设再上新台阶。
以成绩增强信心坚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面对“危”与“机”同在的经济大势、“供”与“需”两端的结构性矛盾,“绵阳号”航船如何逐浪前行?
在绵阳有这样一批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尖兵”:大会第一项议程,对绵阳市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60个先进集体和120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登上领奖台,接过奖牌,接受全场最热烈的掌声。
“今天一到会场,我就感觉到十分的震撼和温暖。”这是先进个人代表蒲良驹从会上捕捉到最真实的感受。“这是我第一次列席全会,充分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对我们一班干事创业企业家和青年的鼓励和鞭策。”
这是一种回应。回望2019年,高质量发展是核心,真抓实干是关键。一年来,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绵阳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坚定不移、坚持不懈稳定经济增长,“一核”引领、“两翼”支撑、“三区”协同的良好发展态势加速形成……
数据最有说服力:前三季度全市GDP增长8.2%,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前三季度,全市县域范围实现GDP1468.15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8.4%、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这是一种定力。源自全市上下对“高质量发展”的高度认同,源自绵阳发展战略的不断延续,更源自市委、市政府“实”字当头,坚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志决心。
“成绩来之不易,成绩增强信心。”翻阅大会报告,与会人员频频点头。解读数据,与会人员纷纷表示,稳中求进!这既是绵阳经济发展当下之“态”,也是有望继续保持之“势”;既是过去努力工作之“果”,也是支撑未来发展之“因”。
以制度作为保障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作为全省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城市,面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释放的“加强城乡基层治理”的强烈信号,现代化的中心城区、各具特色的县城城镇和发展相对滞后的广袤农村等本土特点,以及人民参与社会治理强烈意愿,迫切要求绵阳以新理念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
这是一场深刻变革,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如何系统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
绵阳在会上给出解法:以党的建设为引领、群众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提能力,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
参会人员结合实际也提出新一年着力方向:“北川将织牢民生保障网,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新型集体经济为支撑的“三位一体”乡村治理体系,构建起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为推动民族山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营造更优环境。”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书记赖俊表示。
街镇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兜底”职责。涪城区城郊乡副乡长舒明英表示,“我们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在健全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推进小区改造、居民自治等方面巧治‘痛点’、巧解‘难点’、巧添‘亮点’。”
他们的话语简洁有力,都指向一个目标:构建新时代绵阳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以蓝图催人奋进力促决策部署“落地开花”
会场内的一个细节耐人寻味:今年的参会资料中,有一本厚厚的《2020年经济工作要点》。
与会者注意到,《2020年经济工作要点》中的项项任务,都围绕一个核心关键——“推动全省经济副中心和西部经济强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这真材实料的‘任务书’,为我们厘清了发展思路。”梓潼县委书记周琳反复翻阅,勾画重点。“2020年,梓潼要力争在多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这种底气来自重大机遇。游仙区委书记江彬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培育壮大高端现代产业一栏作出了特别的标注。“节能环保、智能制造是游仙区的‘特长’。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新型功能材料,充分发挥好如东材科技等大企业的支撑作用以及激活现有创新平台的研发能力,加速集聚集群集约发展。”
这种底气来自发展态势。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全力推进科技城加快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层基础……深度挖掘绵阳经济发展蕴含的优势潜力。
这种底气来自治理能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力争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1个工作日以内,一般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80个工作日以内……“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接下来,我们将在‘强基础、建机制、优指标、创一流’上实现新突破,推动‘最多跑一次’理念向纵深推进,推动政务服务向部门、公共服务、基层三个领域延伸,让群众、企业办事更便利。”市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局长陈松柏说,对照国省标准,根据企业、群众期盼和需求,在“减”字上下功夫,以加快建成全市政务服务“好差评”体系为抓手,促进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完善绵阳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争创政务服务环境、营商环境双一流。
成绩增强信心、制度提供保障、蓝图催人奋进,面向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未来,绵阳砥砺奋进、勇毅前行……
新闻推荐
收获丹参□彭彬本报记者赵斌文/图时下,正值丹参进入成熟期,在梓潼乡村,随处可见一派丰收景象。在马迎乡大坪村,73岁的村民安...
梓潼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梓潼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