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动力科技造 阳关大道领先跑

绵阳日报 2019-09-26 07:39 大字

本报讯(记者李桥臻)9月22日出版的《衡阳日报》在第四版“特别报道”刊发整版文章,《绵绵动力科技造阳关大道领先跑》,探访绵阳的发展密码。

文章开头,衡阳日报记者这样描述绵阳:这是全国唯一以“中国科技城”命名的城市。在这个位居西部的地级市,竟然诞生了上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开头部分,记者从悠久的历史、引领未来的城市两部分简要介绍了绵阳的市情。

带着对绵阳的探索,记者开始寻觅其奥秘——

正文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搭好科技舞台、做好产业布局、勇于创新应用、传扬科研精神。

“对于科技的重视,绵阳人是先知先觉的。”在第一部分,搭好科技舞台,记者写道:

1988年8月,绵阳市正式通过了《关于实施“科技兴绵”战略的决定》。

2001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绵阳科技城发展纲要》,科技城建设全面启动。

到2017年底,绵阳科技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2000年的10倍、12倍和19倍。

紧接着,介绍了绵阳如何服务企业,为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人才的引进、科技企业的创办……开始推行许多创新服务。

“绵阳,作为中国唯一以科技城命名的城市,在搭好舞台的同时,他们致力于产业布局上的科技元素。”在第二部分,做好产业布局,该文重点介绍了记者在长虹企业形象展厅、中国(绵阳)科技城5G科技产业园、临港经济区采访时的所见所闻。

“绵阳人对科技的钟爱,不仅仅体现在发展科技产业上,还勇于在科技实践上创新应用。”在第三部分,勇于创新应用,记者提到在绵阳采访的几天,感受到绵阳人对科技成果应用的热情。主要介绍了第七届科博会开幕式盛况、以及各部分保障科博会顺利进行的相关举措,介绍了绵阳是诗仙李白的故乡等情况。

“绵阳人对科技的热爱,还源于对科技工作者无私奉献的敬重。”在第四部分,传扬科研精神,记者介绍了梓潼县的“两弹城”以及当年的科研故事,文中提到,绵阳人看中这个基地的精神价值,把这里作为一个重温老一辈科学家无私奉献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教育基地。

在文章结尾部分,记者介绍了绵阳未来发展目标,记者这样写道:2018年7月,绵阳市委提出奋斗目标:到2020年,要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5年,要推动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率先建成四川经济副中心。

绵阳的发展随着科技赋予动力的日益强劲,它追逐的目标也在渐渐靠近。

新闻推荐

“1+7+N”活动欢庆丰收 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绵阳庆祝活动亮点纷呈

本报讯(记者李灵越)9月23日,农历秋分,是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绵阳采取“1+7+N”形式开展,欢庆农...

梓潼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梓潼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