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里种出“金果果”

绵阳日报 2019-07-12 07:12 大字

客商在农场查看蜜柚生长情况

□陈仁康本报记者赵斌文/图

“在农场务工,做点除草、灭虫、修枝等农活,不仅包伙食,每月还可以挣到1800元钱,比种庄稼划算多了。”近日,记者在梓潼县三泉乡丝公村洪林家庭农场采访时,年过六旬的村民蒲志德高兴地说。

在洪林家庭农场种植区,像蒲志德这样全年务工的附近村民有20余人。“遇上收、种等时段,我们还要聘请大量用工,不仅促进了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还能带动乡村经济振兴。”该农场创办人徐洪林告诉记者。

“梓潼的森林覆盖率高,又没有污染,是一片难得的生态净土,这样优良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发展高端农业,市场上很多优质农产品都出自梓潼!”2012年,在一次朋友聚会中,省农科院专家这一句无心话语,让徐洪林敏锐地察觉到生态种植大有可为。于是,他果断放弃了经营多年的广告公司,怀揣50万元资金,在三泉乡丝公村流转了400余亩高山土地,开始了创业之路。

不管是农业种植还是农业养殖,品种是成败的关键,也是盈利的基础。徐洪林告诉记者,他之所以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农场能够高效运营,关键在于选择了省农科院作为农场技术支撑,与专家组成员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

对于农业种植,最初徐洪林还是个“门外汉”,于是他邀请专家到农场,实地考察土壤成分、空气湿度、昼夜温差变化等。经过专家考察和研判,一致认为在农场种植七曲山核桃、天宝蜜柚、本地李子最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和气候环境。就这样,农场一步一步做起来了。

近年来,农场通过与食品加工企业合作,建立起标准化农业示范基地,并组建专家团队,着力打造有机农业基地,已成为梓潼现代农业现场学习培训基地之一。目前,农场生产的水果和干果以生态、绿色、富硒、营养为主要特色,已经成功打进大型超市,通过订单销售的形式,产品远销上海、山东、河北、重庆等省市,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青睐。

“早就听说洪林家庭农场生产的干果、水果品质一流,通过现场考察,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正在农场考察的河北客商何锡川说,他已订购了5万斤核桃、5万斤蜜柚、3万斤李子。

“我们还将发展林下生态土鸡养殖,形成种养结合、综合利用、立体发展的现代农业循环模式,为下一步发展采摘体验、观光休闲的乡村旅游打下基础。”说起农场的未来发展,徐洪林充满信心。

新闻推荐

买房人“违约” 为何法院却判他胜诉

居间合同,又称“中介服务合同”。是指居间人根据委托人的要求为委托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提供机会或进行介绍,而委托人须向居...

梓潼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梓潼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