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 打造服务“三农”平台——全省供销社综合改革“双线运行”暨“三化联动”现场交流会部分嘉宾专访

绵阳日报 2017-09-20 08:05 大字

□本报记者李灵越

昨(19)日,全省供销社综合改革“双线运行”暨“三化联动”现场交流会在梓潼召开。供销社综合改革应当如何推进?记者对部分与会嘉宾进行了专访。

大胆探索解决问题新思路新办法

“这次来绵阳我感触颇深,绵阳不愧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先进单位。”在梓潼县供销大厦,记者采访了雅安市委常委、副市长葛书院。

葛书院对梓潼县供销社“一平台六中心”的改革模式赞叹不已,“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就是要在现有政策框架下,大胆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特别是‘双线运行\’专项试点涉及供销社体制机制创新,不能照搬过去的条条框框。”葛书院表示,从“一平台六中心”可以看出,绵阳市、梓潼县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解决了当前各个服务组织之间项目信息连接不通透的问题。

供销社服务体系和功能充分完善

走进依托许州镇中心供销社建立起来的大型超市,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络绎不绝的顾客,攀枝花市米易县供销社主任袁建华忍不住感慨:“现在,在我的印象中,绵阳除了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强劲的科技创新能力,供销社改革工作也相当亮眼!”

袁建华告诉记者,通过这次参观,他充分感受到中央“一号文件”在绵阳得到了充分落实,既把供销社的服务体系和服务功能进行了充分完善,又结合当前“三农”实际,发挥了新形势下供销社服务“三农”的优势作用。袁建华认为,绵阳是一个大城市,这个“大”不仅仅是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的城市之“大”,更有一“大”堆值得推广的改革经验。

供销社改革潜力发展空间较大

“绵阳是农业大市,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这是一笔丰富的宝藏。而如何更大程度挖掘宝藏,供销社这个引擎必不可少。”达州市供销社主任王华平认为,供销社改革工作有利于增强对农村市场的调控能力,完善农村公共服务。

王华平表示,当前,绵阳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呈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良好态势,其成就令人赞叹,让人从内心产生钦佩之情。同时,供销社改革潜力和发展空间还比较大,建议绵阳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市场经济方向,抢抓试点示范,迈开步子、趟出路子,力争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取得新成效。

充分发挥供销社综合改革优势

“当前,随着农业农村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我国农业进入了加速转型的关键期,谁来种地、地怎么种,是当前农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巴中市供销社主任王明友认为,发展农业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只有做到与时俱变,才能做到与时俱进,而大力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则是破题方法之一。

“梓潼县发挥自身优势,针对小农户专人分片入户免费技术指导;利用资金互助社成员优势,统一借款,分户解决生产融资难问题;采用化肥到家、测土配方、优先销售等方式服务农民……这一系列的措施都非常有针对性。”王明友表示,通过把农民所需的生活、生产资料按时便捷安全地供应过去,帮助农民把生产的农作物和农副产品及时销售出去,这都体现了供销社综合改革的优势所在。

把供销社办成服务农民的平台

省供销社业务处副处长张永盛表示,绵阳市、梓潼县作为全省供销系统“双线运行”和“三化联动”的试点市和试点县,通过前一段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上下贯通、共建共享、高效运转的体系机制,形成了立足农业、深耕主业、发展产业、兴办企业、引领行业的体制模式。

供销社综合改革应当如何推进?张永盛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依托绵阳和梓潼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实践,完成全省范围的‘双线运行\’和‘三化联动\’改革工作,真正把供销合作社办成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平台。”

新闻推荐

架起经贸科技创新合作“桥梁”——中国-以色列(四川)经贸创新合作大会侧记

□本报记者郭若雪昨(7)日,中国-以色列(四川)经贸创新合作大会举行。在这里,绵阳和以色列充分对话,分享彼此的灿烂历史千年文明,勾勒你我的水光山色春华秋实,展示人民简单而不平凡的日常生活,诉说创新与发展...

梓潼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梓潼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